第一百五十九章 风风大风-《重启英雄无敌》


    第(1/3)页

    平原之上,一座孤城,远远的看过去,任是谁都能看出此地的萧索之意。

    城门紧闭,夯土的城墙上,影影绰绰的人影在走动着。

    此地,乃赵国陉城。

    秦军大军即将压境的消息,使得此地已经沦为一片空城。

    不,除了守城的赵国军士外,城内还有一处地方还有着人烟。

    此地乃是一处书馆,此时风闻秦国大军将要攻赵,陉城百姓早已逃散一空,只余下这些书馆弟子。

    书馆弟子人人着红衣,一直潜心练字。

    这些都是陉城的赵国士子,他们坚信,只要赵国的文字还在传承,赵国的文化还在传承,那么,赵国便不会灭亡。

    此时,秦国雄踞天下之势已成,其余六国,再无一国可单独与其交锋。

    说起来,赵国以前也阔过。

    赵国立国之初,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国土为西北-东南走向。

    巨大的跨度使赵国呈现南汉北胡的特征,而且周边强邻环伺,国都邯郸附近还有一个中山国杵着,国土显得支离破碎。

    所以很长时期内,赵国的发展很艰难。具体来说就是要么各国携兵来攻,要么煽动中山国使绊子,直到赵武灵王时代。

    赵武灵王最大的功绩就是“胡服骑射”,既然“一国两制”不好使,那就干脆都胡化好了。

    这样的效果就是赵国实力的迅速膨胀,在战国后期那个东方各国普遍萎靡的局势下,赵国一下子就成为秦国最强大的对手。

    在胡服骑射改革有了极为有效的成果后,赵武灵王果断出击,开始了对中山的灭国战争。

    赵武灵王倾全国之力,终于在前296年,消灭中山,完成了本土和飞地的衔接,领土大面积扩张。

    灭中山之后,赵武灵王再接再厉,主动进攻北部的林胡、东胡等部落,将北方的游牧民族狠狠教育了一通,夺取河套地区,设置云中、雁门两郡,势力拓展到黄河中游的河套地区。

    消灭中山国使赵国领土翻番,实力大增,一跃成为傲视群雄的东方强国。《战国策》有云:“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天下莫能害。”

    彼时,魏国被秦国夺去了河西,在连年战争中疲于奔命;韩国在各国的挤压下越来越小;齐燕两国正在打得不可开交,楚国则被秦国吊打有气无力,混乱的国际环境给了赵国称霸的机会。

    以赵武灵王的战略眼光,自然看的出来,秦国将会成为赵国称霸之路上的大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