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风风大风-《重启英雄无敌》
第(2/3)页
彼时,秦国虽然已经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盛,但军事实力与此时的赵国相比,还是相差不少。
赵国调转枪口,将赵国主力开到西北部边境,不断挤压秦国的生存空间,同时向北胡要土地要资源,向南则在邯郸周边修筑长城实施防御。
经此改变,赵国获得了足够的战略纵深,而且对云中、雁门的经营使赵国成为悬在秦国头顶的一把利剑。
可惜,此时的赵武灵王脑子发抽,正值壮年的他,竟然禅位给自己的儿子。
而且这儿子还不是嫡子,而是宠妃的儿子何,作为一个没有犯过巨大错误的嫡子,你让嫡子怎么想?让赵国臣民怎么看?
悲剧难以避免,最终一代雄主饿死在沙丘宫,令人惋惜,赵国称霸之势自此褪落。
再之后,雄起的秦国以一场长平之战,将赵国打叫一个稀巴烂,邯郸之战,差点将赵国灭亡。
虽然最后在魏楚二国的援兵相助之下,秦军大败,赵国保住一命。
但从此之后,赵国便日益衰落,再无与秦争霸的可能。
到今时,赵国国民畏秦日久,秦国大军还未来临,陉城百姓便已全部逃离。
再不见邯郸之战时,全城军民同心协力,死战到底的景象。
赵国,是彻底衰落了。
此时,同为三晋之地的其余二家,韩魏二国,境况比之赵国还有些不如。
三晋之一的魏国,如同赵国一般,在战国之初,疆域散漫,地处中原四战之地,稍有不慎就会面临亡国的危险。
不过,魏国是战国之时,最早进行变法图强的国家,李悝变法,吴起整军,魏武卒之名,响彻诸国,威势一时无两。
魏国成为战国之初,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
可惜,一场马陵之战,魏武卒遭齐军伏击,主将庞涓战死,魏国衰落,魏武卒元气大伤,威风不再。
后来,秦将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魏武卒损失殆尽,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魏国从此之后,也彻底沦为鱼腩。
至于同为三晋之一的韩国,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
国小力弱,最鼎盛之时,也不过只保持着十数年诸侯无侵凌,若想往外扩张,周围的各国会好好教韩国怎么做人。
若非各大国需要一处战略缓冲地,而且韩国一直以来都以抱紧最强国作为国策,做好一名马仔小弟的本分,不然,韩国早就会被其他六战国给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