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东瀛历经百余年大战早已满目苍夷。 江户城一带还算是好的。 这里起码有一片东瀛最大的平原。 不过,因为连年战乱,壮丁都不知被抓去多少,粮食那也不知道被征调了多少。 更重要的,这些年除了打仗这个买卖红火得很,东瀛可以说是百业凋零,大部分的生活用品都要从大明进购,而进购来的东西大多被各路诸侯瓜分,很少能落平民手里。 所以,这边的平民那也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万历或者皇长子朱常洛等于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东瀛平民吃饭都成问题啊。 而且这会儿东瀛各地的粮食都才种下去不久,离收获时节还有好几个月呢,大部分平民还都没什么粮食,根本就撑不了几个月。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万历一通圣旨下去,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分封便开始了。 这一次他足足封了十余个公爵,几十个侯爵,上百个伯爵,子爵和男爵更是多达数百! 他还不是光给人家封爵位,封地、倭奴、牛羊马匹等那也都封赏下去了,甚至人家封地的主城建在哪里都定下了。 而且,他还拨付了粮草,拉来了匠户,让他们各自征召倭奴青壮兴建城池。 他这么大肆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公侯勋贵帮忙镇守东瀛。 毕竟这些公侯勋贵都有亲卫,而且为了守住自己拼了命换来的家业,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防止倭奴翻天。 可以说,这些公侯勋贵的十余万亲卫比十余万明军精锐作用还大,而且,他还不用出粮饷。 至于分封出去的一两千万亩地,大明现在就不靠这点田赋,这些公侯勋贵那也要想办法养活自己封地的倭奴。 这就等于变相解决了一小半的倭奴口粮问题了。 不过,这还只是长远之计,目前还不行,这些刚分封的公侯勋贵肯定没那么多钱来购买粮食养活如此多的倭奴。 这些公侯勋贵同样得等封地有了产出才能养活手底下倭奴。 所以,他给这些公侯勋贵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征召倭奴青壮来修建城池和道路,粮食他来出。 他们征召倭奴青壮干活虽然不给工钱,但给人家发粮食,一个月一石粮都勉强能让倭奴青壮一家子喝上稀饭混个水饱了。 当然,光喝稀饭还不行,没点油水那根本就不抗饿,也没力气干活。 这个问题万历倒也想到办法了。 办法就是靠海吃海。 后世这里可是世界几大渔场之一,每年捕捞的渔获都达数百万吨。 如果换算成斤那就是一年几十亿斤甚至上百亿斤,一天几千万斤! 这会儿海里的鱼肯定比后世多得多,问题就是捞不上来。 东瀛四面环海为什么大部分平民连熏鱼都吃不上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这会儿没有远海捕捞的手段,渔船那都只能在近海水浅的地方捕鱼。 而且,远洋捕鱼得有大船或者说巨舰,小渔船去远洋捕鱼那就是找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