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江户城既下,东瀛等于被大明收入囊中。 因此时的东瀛就三岛而已,虾夷地还未曾被东瀛拿下。 不过,这虾夷之地大明还得拿。 至于原因,很简单,东瀛耕地不够,养不活如此多的人口。 如果按倭寇原来的算法,东瀛的石高最多也就是两千四百万石左右,还未达到两千五百万石。 所谓的石高是比大明的一石要高,但大抵也就高七八成,不到两倍。 如按此比例换算下来,东瀛一年产粮也就四千万石左右。 这产量与东瀛的耕地面积还不符,因东瀛现有的耕地面积大致就有四千万亩左右。 也就是说,东瀛现在的亩产很低,一亩地一年大致就能产粮一石左右。 这么点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呢? 如按大明的标准平均每口人每年十石粮,这点粮食也就能养活四百万人左右! 东瀛现有人口那就有一千五百万左右了。 这也是东瀛浪人乃至平民都喝稀饭的原因。 他们如果如同大明一般吃米饭,那现有的三成人口都养不活! 问题,哪怕他们全喝稀饭,在没有肉食顶饿的情况下,每人三石粮一年那都吃不饱。 也就是说,哪怕全喝稀饭,而且还不让吃饱,光是东瀛一千五百万人就得四千五百万石的粮食。 这或许也是那些浪人为了能吃饱,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根本原因。 因为东瀛出产的粮食就不可能让所有人吃饱,哪怕全喝稀饭都吃不饱,很多人那就是饿着肚子硬挺。 这还只是东瀛现有的人口而已,一年就差五百万石粮了。 大明若是要守住东瀛,守备营人马最少要留二十万。 这还只是守备,镇压叛乱还得有真正的精锐,这又得十万。 还有分封的公侯勋贵,如按军功计,这次最少得分封上千公侯勋贵。 如按公爵算,最少是二十个。 也就是说,这些公侯勋贵的亲卫最少得上十万。 还有,公侯勋贵的家人和这些亲卫的家人,乃至守备营将士的家人,加起来那是上百万都不止。 这么算起来,大明要守住东瀛,最少得迁徙一百多万两百万人过来。 如按大明饱腹的标准,这些人一年都要消耗两千万石的粮食! 江户城外,明军大营,专门摆放地图的帅帐之中,万历正悉心教导皇长子朱常洛治国之道呢。 皇长子朱常洛那是听得云里雾里,什么石高,什么亩产,什么口粮等等,这些书里都没有啊。 他甚至都想不明白,光喝稀饭怎么挺得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