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尽,南侧平原上的枪声就已经密集得像爆豆。孙明刚冲出掩体,就看到鬼子的队伍分成三股,正朝着西侧阵地、鹰嘴崖和黑风口同时推进 —— 这次鬼子的阵型比上次更密集,前排士兵举着厚重的钢板盾牌,显然是想靠盾牌抵挡子弹,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 “注意鬼子的盾牌!瞄准盾牌缝隙打!” 孙明对着身边的士兵大喊,同时举起步枪,对准一名盾牌手的手腕射击。子弹穿过钢板缝隙,精准击中目标,那名鬼子惨叫一声,盾牌 “哐当” 掉在地上,后面的士兵瞬间暴露在新华军的火力下。周强抓住机会,连续扣动扳机,三名鬼子应声倒地,他的枪法经过多场战斗的磨砺,已经精准得让老兵都惊叹。 西侧阵地的重机枪此时也调整了射击角度,子弹不再朝着盾牌正面打,而是贴着地面横扫,攻击鬼子的下三路。鬼子的盾牌虽然能挡住上半身,却护不住腿部,不少士兵被子弹击中膝盖,惨叫着摔倒在地,后面的队伍顿时陷入混乱。二营营长趁机下令:“扔燃烧弹!” 几名士兵掏出燃烧弹,拉响引信后朝着鬼子队伍扔去。燃烧弹在地上炸开,火焰瞬间蔓延开来,将鬼子的盾牌和军装点燃,不少鬼子身上着火,在地上翻滚哀嚎。鬼子的进攻势头被暂时压制,但很快,后面的军官就挥舞着军刀,逼着士兵们继续冲锋。 “这群畜生,连自己人都不顾!” 孙明咬着牙,举起步枪又击毙一名军官。就在这时,通讯兵跑过来,脸色焦急:“孙班长,李团长命令,让西侧阵地故意让出左侧战壕,诱敌深入,然后配合增援部队的伏兵夹击鬼子!” 孙明心里一怔,随即明白过来 —— 这是李达的诱敌之计。西侧阵地左侧的战壕靠近山林,增援部队的一个连早已在山林里设下埋伏,只要鬼子进入战壕,伏兵就能从两侧发起突袭。“好!我知道了!” 孙明立即召集士兵,低声交代:“等会儿听我命令,故意装作弹药不足,慢慢向后撤,把鬼子引到左侧战壕里!” 士兵们纷纷点头,开始有计划地向后撤退。有的士兵故意将空弹壳扔在地上,有的则装作受伤的样子,一瘸一拐地往后退。鬼子见状,以为新华军真的弹药耗尽,士气大振,纷纷朝着左侧战壕冲来。很快,大约三百名鬼子就冲进了战壕,开始朝着新华军撤退的方向追击。 “就是现在!” 孙明大喊一声,对着天空发射了一颗红色信号弹。信号弹刚升空,山林里就传来密集的枪声 —— 增援部队的伏兵发起了进攻!机枪子弹从两侧的山林里射来,鬼子被夹在战壕里,无处可逃,纷纷倒下。孙明带领士兵们趁机发起反击,从战壕后方冲回来,与伏兵形成夹击之势。 “缴枪不杀!” 士兵们大喊着,不少鬼子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但仍有部分顽固分子负隅顽抗,孙明握着刺刀,冲进鬼子群中,连续刺倒两名反抗的鬼子。周强则跟在他身边,举起步枪,将试图逃跑的鬼子一一击毙。 不到半个小时,冲进战壕的三百名鬼子就被全部歼灭或俘虏。孙明看着满地的武器和俘虏,刚想松一口气,就听到鹰嘴崖方向传来急促的枪声 —— 那里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 鹰嘴崖方向,鬼子改变了战术,不再从狭窄的山道进攻,而是派出一支三百人的小分队,试图从鹰嘴崖西侧的悬崖攀爬上去,绕到一营二连的后方,进行偷袭。连长王勇很快就发现了鬼子的动向,立即派一个排的士兵去悬崖下方阻拦。 “快!用石头砸!别让他们爬上来!” 排长对着士兵们大喊。士兵们纷纷抱起身边的石头,朝着悬崖上的鬼子砸去。不少鬼子被石头砸中,从悬崖上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但鬼子的攀爬能力远超预期,依旧有不少人顺着岩壁往上爬,很快就接近了悬崖顶部。 “扔炸药包!” 王勇大喊一声。两名士兵抱着炸药包,拉响引信后朝着悬崖上的鬼子扔去。炸药包在岩壁上爆炸,碎石和火焰瞬间将鬼子吞没,剩下的鬼子见状,只能放弃攀爬,退了下去。 但鬼子并没有放弃,他们又派出一支小分队,试图从鹰嘴崖东侧的悬崖攀爬。王勇分身乏术,只能向李达请求支援。李达立即下令,让增援部队的一个排快速赶往鹰嘴崖,支援一营二连。 增援部队的士兵们赶到后,立即投入战斗。他们在东侧悬崖下方架设机枪,对着攀爬的鬼子扫射,同时扔出大量的手榴弹。在新华军的猛烈攻击下,鬼子的攀爬小分队再次被打退,伤亡惨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