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要太寻常。 更别说未来大同军大概率会推出一夫一妻制,想要多生子嗣就更困难了。 一个不小心,或者谁身体有问题。 绝嗣更是妥妥的。 所以白圣搞的这个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只能算是临时君主立宪法,只要她想,或者未来的大同军首领想,又或者明光帝,乃至于他的后人不争气,那么所谓君主立宪制,顷刻就灰飞烟灭了。 而听到这,大家就都能理解,大同军首领为什么愿意同意了,同时他们还很快面露怜悯的看向明光帝,因为他们觉得大同军此举,无非就是权宜之计。 想在正式登基之前来个过渡阶段。 等全国上下基本稳定,未来大概率要么让明光帝搞禅让,要么就让他死。 最重要的是,他们怀疑。 大同军估摸着是想要明光帝死。 不然也没必要提不能过继,一旦绝嗣,就彻底废除皇室,这哪是什么限制条件,分明是架在明光帝脖子上的一把刀,随时可能落下,带大乾一起消亡。 明光帝虽然年纪小,但登基这十一年来,并未少学知识,所以在看到众人的怜悯目光后,便也很快想到了这点。 然后就声音略有些颤抖的说道: “要不朕退位吧,朕觉得可能也没必要搞什么君主立宪,朕退位就好,直接禅让也行,王朝兴替,岂能违背?” 毫无疑问,他怕了…… 一孩子怕死,其实也正常。 “朕做个山阳公挺好,实在不行重归我亲生父母膝下,变成庶民也行。” 山阳公是汉献帝被废后的封号。 他被废后又活了十四年才薨逝,活了五十几岁,在历史所有皇帝当中,寿命已经算排前列了,比明光帝上面好几个皇帝活得都长,所以明光帝这么说是觉得自己能有山阳公结局就很满意了。 但后面,他还又赶忙表示。 变成庶民他也能接受! 反正他是先帝过继的,要不是同辉帝绝嗣也轮不到他,回到自己亲生父母家,重新当自己亲生父母的孩子,跟所有宗室一起除名,也好过一直提心吊胆的,当所谓君主立宪制的傀儡皇帝啊! 然而,还没等到白圣劝他放心,其他大臣包括三位王爷就赶忙劝了起来。 有的劝他为祖宗考虑。 有的劝他保全大乾天下要紧等等。 至于那些大臣以及王爷所言,真心与否,当然不是真心的啦,他们这么说纯粹就是死道友,不死贫僧,回头有危险的人又不是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劝劝又如何? 而且要是明光帝不同意,回头直接投降,皇室被废的话,估计明光帝是亡国之君,他们也是亡国之臣啊,名声很难听的。可如果明光帝坚持坚持,当一当傀儡皇帝啥的,运气好,坚持到他驾崩,再有个儿女来继位,他们无疑就没人在意了,也绝对不能算是亡国之臣。 即便坚持不到那时候,没有儿女就死了,他们那时也不是明光帝臣子了。 同样能勉强避免成为亡国之臣。 权力啥的,他们肯定是没什么指望了,现在也只能指望下身后名好听些。 最后,都不用白圣开口,在场的那些个大臣们,就七嘴八舌的将明光帝劝服。但紧接着,依旧还不是开城门,明面上是说要请人算个日子,可能明天或者后天某个吉时才比较合适。实际上是他们想回去准备准备,好歹将家里面的资产想办法分一分,散一散,藏一藏。 免得回头被抄家啥都不剩。 好歹得给家族留点底蕴。 不能将所有鸡蛋放一篮子里,也不能真的百分百全身心相信大同军的话。 对此,白圣也不好拒绝,更不好告诉他们,大同军有自己提供的扫描检测仪器,别说将金银藏犄角旮旯里了,埋到一百米深的地下,都能设法找出来。 只能派人到城墙上,跟外面大同军说一声,然后继续安慰小皇帝明光帝。 表示不用担心,哀家会保护你的。 只要哀家不死,绝不会让你出事。 明光帝知道,他其实没有什么反抗的余地,所以最后也认命了,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能见一见亲生父母,白圣依旧没拒绝,赶忙将他亲生父母招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