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能专门请人过去做绣活,用的材料肯定名贵,他担心小女儿手艺不够,平白得罪了人。 请了小的,来了老的,多么划算的生意。 尽管尚诚极力不要阮娇娇的工资,但阮娇娇又不缺这点钱,还想着把他们父女都留下,当然不会不给。 除了尚红和尚诚,房子里还有一位专门照顾他们的厨娘,以及两位专门从福省过来,负责旗袍珠绣工作的人。 其实,还是季怀安买的那双鞋上来的灵感。 阮娇娇一开始也想过旗袍上加好看的宝石水晶点缀,但没有合适的人,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工艺,所以就放弃了。 但那双出现在黑市又被千里迢迢带回来的鞋,告诉阮娇娇,就是有这个工艺。 并且特别特别巧,没过两天,她和出车回来的钟欣还有休息的张美华出门逛街时,正好遇见了拿着珠绣鞋的推销员。 更巧的是,钟欣还认识那个推销员。 那个推销员是个男同志,就是当初在火车上跟钟欣买红烧肉的小年轻,并且就在前一天,钟欣跟他乘的还是同一辆火车。 推销员叫楚鱼,在福省一家珠绣拖鞋厂上班,两次来沪市,都是为了推销厂里的珠绣拖鞋。 珠绣拖鞋厂是前两年才刚刚办起来的,鲜为人知,厂里因为销量的事情焦头烂额,因此几个像楚鱼这样的推销员就乘坐火车天南地北地去推销,希望有百货大楼或是供销社能看上他们的东西,如果友谊商店能看上那就最好不过。 毕竟厂子倒了,他们就没工作了。 他们一开始对厂子里的珠绣鞋都很有信心,觉得它只缺一个露面的机会,他们只要负责将它带出去,一定会有百货大楼看上。 可惜事与愿违,一个个出去的推销员全都碰壁了,为数不多没带回来的鞋子,也都是因为送小领导了。 为什么会碰壁,究其原因还是成本太高,出货太少。 他们拖鞋上的珠子亮片都是国外进口的,必须手工一颗颗缝上去,成本和人工都要钱,价格自然降不下来。 相比之下,塑料拖鞋生产快,成本低,有些在阳光下也很闪很好看。 都是鞋子,人家凭什么看上你的呢,毕竟其中利润空间太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