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复仇准噶尔-《浅论满清》


    第(1/3)页

    关于准噶尔,前面已经用了大量文字去说明康熙、雍正二朝的清廷对于他的征伐,有胜有负、有荣有辱。在经历过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凌三代领袖后,给了清廷很大麻烦。噶尔丹策凌在乾隆十年的时候去世,新疆的北部从此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噶尔丹策凌的嫡子被庶子所杀,庶子又被辉特部的部长阿睦尔撒纳所杀。

    这个阿睦尔撒纳所扶持的是一个叫达瓦齐的,让他做准噶尔部的部长。开始不久后,乾隆十九年,二人闹僵,阿睦尔撒纳又率领若干部下闯入乾隆的领土,向乾隆投降。

    乾隆对阿睦尔撒纳的投降很是开心,将他纳为亲王,并且想要利用他直捣准噶尔的根据地伊犁,替雍正雪耻,同时呢,也是想根除康熙以来的西北方威胁。他调集了五万兵、十四万匹马,派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萨喇勒为“定边右副将军”,分成两路开向准噶尔。

    阿睦尔撒纳的一支,从乌里雅苏台出发,由“定北将军”班第来节制;萨喇勒的一支则由巴里坤出发,归“定西将军”永常节制。两路的人马一起在乾隆二十年出发,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处处受降,可谓是如入无人之境,双方在五月的时候就会师伊犁。

    达瓦齐被迫无奈逃到新疆南部的乌什,被当地的回王捉走了,送给清军,意外收获的是,以前作乱的罗卜藏丹津也被捆了送过来,乾隆为了表示宽大,故意放走了罗卜藏丹津,免除一死。达瓦齐呢,更是被乾隆予以特赦,命他为御前侍卫,此后封为亲王,赏赐了住宅一处,把康熙帝的第三子允祉的孙女嫁给他为妻。

    乾隆因为阿睦尔撒纳此次的功绩,封他为“双亲王”(亲王身份拿亲王双俸),但是为了防着点他,不给他准噶尔的地盘,更是不给他统驭四部的卫拉特的权力。

    乾隆又封了一个准噶尔的“台吉”伯什阿克什作“准噶尔亲王”,也不让这个伯什阿克什统驭四部的权力。

    乾隆的想法其实也算简单,就是当卫拉特四部各自为政,不相统属,只对清朝效忠。

    但是没考虑到的是,阿睦尔撒纳在事实上已经占领了伊犁,并且还启用了噶尔丹策凌留下来的“准噶尔汗”的印章,俨然自己就是一个“准噶尔汗”了。到了六月的时候,更是直接摊牌了,索性退还了乾隆赏赐的“定边左副将军”之印,不再作为大清之臣。

    乾隆见阿睦尔撒纳这样,索性也直接改准噶尔为绰罗斯(绰罗斯是准噶尔统治者的姓),还封了一个噶勒臧多尔济作绰罗斯汗。

    辉特呢,阿睦尔撒纳自己的一个卫拉特,乾隆也另外封了一个巴雅尔作汗。

    其他的两个卫拉特:和硕特以及杜尔伯特,也各自设立一个汗,沙克都尔曼济与车凌。

    这样一来,就又回到了乾隆想要的环境了——四个卫拉特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