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长乐久安-《与君执山河》


    第(2/3)页

    “臣在。”

    “拟旨,让各地建安济所,为矜寡孤独无家者,提供个避难所,能够遮风挡雨,头疼脑热的,也有人看。”

    “陛下圣明——”

    百官再次齐声道。

    “另外,着各地,包括在京官员,严查私铸假币者,若有违者,家产充公,流放西海戍边。”

    “是。”

    “沈尚书。”

    “臣在。”

    “赦部曲为良户此事完成得怎么样?”

    “回陛下,各地已悉数完成,只是有些不愿迁徙到外地,愿为奴仆。”沈勣道。

    “那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不干预。”司徒策沉声道,“徐将军,僧人道士还俗情况如何?”

    “回陛下,皆已安置。寺庙的多余的田地已悉数回收,交由地方官支配。”徐轸出列道。

    司徒策点点头,“好!这大半年来,众卿辛苦了。”

    “托陛下洪福——”

    众臣齐声道。

    司徒策看着列为臣工,欣慰地笑了起来。

    哪里有不听话的臣子?只是手段还不够强硬罢了?

    “至于兵制改革,门下审核此案可行,众卿可有异议?”他沉声问道。

    中书令是程岸,门下省被傅清初架空,众臣哪儿还有什么异议?

    见众臣没说话,司徒策笑道:“既然没人说话,就证明没有异议,那将军户编为民户,此事就交由兵部与户部商量着做吧。”

    “臣明白——”

    徐敬光与沈勣齐声道。

    “无事,就退朝吧。”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随着身子越来越重,傅清初也不大上朝了,一来她怕群臣看出端倪,二来朝会时间长了,司徒策怕她站不住。

    司徒策近来忙,二人一天也见不着一次,这日好不容易休沐,他方能陪着她逛逛御花园。

    “关于科举改革,我已与程中书商议了,就如同之前我们说的一样,禁止行卷,考试时糊名,每科增加殿试,由我亲自选出三鼎甲。”他牵着她的手,和声道。

    “如此一来,也算是将世家大族的门路断了。虽说断不干净,但也好过从前。”傅清初道。

    “断是断不干净,但至少不会再出现柳禧这样的人。而且世家子弟就算是萌荫入仕,也进不了权力中枢。”

    傅清初点点头,“水不能堵得太死,总得留些口子,不然会决堤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