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攘外必须安内(四更)-《大明武帝崇祯》


    第(2/3)页

    除了打仗,不管是吴三桂所谓的明军,还是李自成的流贼,还是三万***,他们一路烧杀抢掠。

    只有通过这种手段作为战争的后勤补给。

    沿途的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逃难。

    听说皇上现在在山海关,而且连败流贼和***,老百姓奔走相告,有的哭着向上天磕头,感谢上苍,老天保佑,天佑大明,哭的是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然后这些心向大明的难民纷纷涌向山海关避难。

    还有被吴三桂坚壁清野政策清走的那些老百姓,终究无地方可去,转了一圈以后,陆陆续续也都又回来了。

    因此山海关一带难民激增。

    「爷,来了这么多难民怎么办?」王承恩给崇祯磕头。

    崇祯道:「这好办,就地安置,建立难民营。」

    没地方住的就地扯帐篷,搭建蒙古包,缴获了满清***这么多战利品,这次用上了。

    很快西石河畔的难民营建立起来了。

    然后崇祯传旨,在难民营开设粥场进行抚恤,不能让老百姓饿死。

    崇祯带着王承恩和数十名锦衣卫立在城头。

    看着源源不断的难民排成了几条长龙,端着碗领粥喝,王承恩一脸的苦相,这么多难民,一日得消耗多少粮食?

    照这样下去岂不是坐吃山空?

    崇祯却面露喜色。

    这是个好机会,朕现在缺兵少马,也不能白养着他们,立即传旨招募兵马,凡是青壮者,皆可报名应募。

    现在山海关的明军只有3万人,后两场山海关大战明军也损失了近万人。包括锦衣卫,500天子亲军只剩下200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