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接下来崇祯带着王承恩登50名锦衣卫,飞马从30里外的九门口水库,到角山关,北翼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宁海城,最后登上了欢喜岭的威远堡。 这一路视察城防,每到一处关隘,驻守的明军将士降街迎驾。 崇祯凳高望远,站在威远堡的烽火台上,远山近景尽收眼底。这是长城的尽头,南部海天相接,天高海阔,心旷神怡。 北望边山峻岭,这里平原和山地相间,正值夏季,郁郁葱葱,也是风景如画。 如果不是打仗,这个时候游玩长城绝对是一种超值享受。 崇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这些年***扣关,不一定都走山海关,北古口和喜逢口等,都是他们的突破口。 ***如贼,无孔不入,哪里长城有塌陷的地方,他们就会窜进来。 无论山海关如何铜墙铁壁,如果***着从西面蹿进来,再次袭扰京师,那就会瞬间破防,这个战略就算白忙活了。 因此崇祯立即传下一道旨意,命令天雄新军第七营马兴全率领本部人马5000人,从九门口水库向西沿着长城一带布防。 这5000人马主要是沿途修复长城。 将塌陷的地方补上,见关隘驻兵,然后发现敌情立即上烽火台,狼烟报警,或者通过飞鸽传书,或者五百里加急军报。 崇祯就会派重兵援助协防。 这样崇祯的战略防线,从山海关向东到大海,西北一直延伸300里,这一下等于将古北口和西峰口一带的长城缺口给填补上了。 大明武帝崇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