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明末龙腾》
第(2/3)页
庄默并未跟着舰队回来,抓捕台湾土蛮并非一件容易之事,而且不是土蛮中的佼佼者他看不上眼,预计会在台湾呆上一到两个月。
除夕当日,烈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与中左各地门挂白布,愁云惨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辰麾下单单水陆兵就超过了五千人,非战人员上百、杂役奴婢数百、俘虏上千,总人数多达六千余人,这么多人挤在一起。热闹可想而知。除了那些新近加入的俘兵,大部分人兜里皆不乏银子使,置办了好些年货,鞭炮从早上断断续续到晚上,最终达到**。
望着漫天五彩缤纷、美轮美奂的烟花,威廉惊叹得目瞪口呆。他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么美的烟火,这简直就是上帝的杰作。同时他又对明国人的“奢侈”感到无法理解,单单烈屿一岛就燃放了这么多的烟花,整个中华帝国呢?绝对、绝对、绝对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倘若把所有烟花消耗的火药集中起来,足够大明王朝打无数场战役。
“baas,为什么?要知道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威廉向黄辰道出了心底的疑问。
黄辰想了想解释道:“我们中国人比欧洲人更容易得到硝石,容易千万倍――还有传统。在火药尚未发明之前,更久远以前。我们中国人就有过年燃放爆竹的习俗,它象征着祛除邪恶,以及获得好运,不止中国人,每个人都希望如此,不是吗。”
黄辰的解释很合理,可威廉还是无法理解中国人这种“疯狂”的行为。
黄辰同样认为这很疯狂,但是。他却是烈屿岛购买烟花最多的人。
深夜,烈浯沿海村子亮如白昼。喧闹无比,黄辰与手下兄弟共庆佳节,沿街摆席,置了好几百张桌子,从街头一直铺到街尾,洋洋洒洒几千人。有资格进黄辰院子的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他们或为海上船主、陆上百总,或为黄辰亲信部下,欧洲人则被安排在一个角落。有资格进大堂的更是少之又少,十数人而已,无一不是黄辰团队中赫赫有名之辈。
“诸位兄弟。你们有些是随我从大陈山出来的老兄弟,有些是我到福建后入伙的新兄弟,不论是谁,我黄辰皆要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绝走不到今天这一步。不多说了,我先干为敬。”随着黄辰一番开场白,宴席正式拉开帷幕。
“大首领、大首领……”
黄辰每踏出一步,都有无数人举杯致敬,他有数千名爱戴他的部下,可惜,他的心依旧感到寒冷,摄取不到半点温暖,能给他温暖的,只有远在大陈山的阿母、哑妹。
外出一年,黄辰想家了,很想很想,恨不得立刻插上一对翅膀飞回大陈山。
…………
大陈山,黄宅。
哑妹今日穿着一身崭新的湖绿衣裳,出落得越发美丽,一双眸子始终那么的清澈干净,不受一尘污染,如同鹿儿般无害,她现下忙碌得紧,在厨房里和张刑之母、胡泰之妻一道张罗着饭菜。
黄家正厅摆了两张桌子,诸儿围着转圈,嬉笑追闹,小脸红扑扑的,煞是可人。
王丰武之母一身朴素打扮,端坐于正席主位,许是时间冲淡了心里对儿子的念想,许是人前强颜欢笑,总之她今日没有刻薄黑脸,反而面露慈祥,笑意盈盈。黄母张氏坐在她的身侧,微笑着同她说着贴己话,看似开心,然而眼中偶尔流露出的一丝暗淡出卖了她,游子在外,渺无音讯,是死是活都不清楚,做母亲的怎能开心得起来。
王妻伴在王母的另一侧,一句话也不说,小心翼翼的为母亲奉茶。王丰武为人豪爽,对手下极为慷慨,死后没留多少余财,多亏黄辰走时留下一大笔钱,保得一家衣食无忧,可王妻身体没操劳,心却很累,一年来头生华发,十分显老。
列席者还有赵弘毅之妻、杨东之母等人,尽是妇道人家、年幼小童,胡寅坐在其中不免有些不自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