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里规模虽比不上小喜在兴州的家,但是住三五个人是绝对舒服。 小菊看着三进里家具齐全,也没什么尘埃,便点头道:“这倒是难得的,我看这处可以。这周围又全都是商铺,平日里人来人往,安全很够。” 小喜也中意,便问:“多少钱?” 花三姑笑微比出一个指头:“整数,一百两。” “一百两?” 小喜并没打算在随州置业,而只准备在这里找处差不多的院子租下住着。只要离开这段时间宁黄氏在黄姥爷和宁大富夹攻下退了婚,她还是有可能搬回去的。虽然说这样的房子一百两并不算很贵,但也超出了她的预计,——即使买房子,她也只打算买个便宜点的住住。 “三姑,还有没有别的小点儿的,或者便宜点儿的?” 小喜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花三姑摇头,“不瞒您说,龙王庙这一带庄宅向来很紧,说句供不应求并不为过。要么就是大宅子,我知道,那种您是不会要的。像这种二三进的小院子,还要新净的,真不好找。喏,您看这座院子现成的家具也有了,还带着商铺,说句不中听的,姑娘出门在外,要是碰上有个手头为难的时候,还可租出去得点零花钱使使。这一带的商铺我跟您说,那真是炙手可热!这您要是嫌贵,那可没有更适合的了。” 花三姑依然笑眯眯地,并没有半点不欢喜的意思。 小喜扫眼望了一圈,还是坚持:“一百两置座临时住的宅子,已经超出了我的计划。” 宁大富才给她五百两,这要是去了一百,还剩四百两银又能花多久?虽然她还有些体己,值个百多两,可要是碧玺没出事还好说,现在为了救她出来,少不了要花上些钱。 “哟,这宅子是要卖呀?” 这时候门口来了个五旬上下的妇人,正好奇地向内张望。 花三姑笑道:“哟,这不是隔壁酒坊的孙大娘嘛!这是上哪儿去呀?” “是三姑啊,”妇人便走进来,呶嘴冲着手里两坛子酒笑道:“我家柱儿昨儿才打南边儿回来,蒙他大东家瞧得起,得了赏钱,这不他那几个兄弟便嚷着要他买酒做东么。这回好赖是有个稳当去处了,我就拿了两壶新沽的糯米酒给他送去,索性让他们高兴高兴!” 花三姑笑道:“那可好!柱儿自打进了骆家的御绸庄当差,是越发有出息了。骆爷可是在京城大官们面前都算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跟在骆爷身边,还愁将来没前途?您哪,从此就把心放安稳好了!” 小喜听到这里,全身血液立刻发热—— “孙大娘的儿子在骆明轩手下当差?” 孙大娘听见有人这么直呼他儿子东家的名字,面上顿时有些不喜,“没错!我儿子就是在骆爷手下的采办马队里当差。蒙骆大东家不弃,昨儿才得他赏了银子,听说下批货还有可能让他当领队呢。骆爷是咱们随州城里最得人心的主子,在御绸庄当差的人有大半都是这龙王庙一带的,你这么直呼他的大名儿,仔细出去就让人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