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 请人吃也难-《铁肩柔情》


    第(1/3)页

    实地考察完了之后,何晓军当即在市场买了一套锤、斧等做木工的工具,然后赶回军营。

    当晚,何晓军与大牛一夜没睡,两人就着夏夜那明亮的月光,做起了开摊档的设置来。

    何晓军准备支的摊档,需要一间用来放东西和供两人睡觉的小屋,一个用来做食品的支架,加上几套简易的、供客人坐下吃东西的凳子、桌子。

    为了节省开支,也考虑到做的是低档的生意,用具就不用那么讲究,何晓军与大牛索性自己动手,用大牛白天伐下的竹子,做起了小屋、支架、凳子、桌子这些准备开业的设施来。

    何晓军与大牛都是力大且有精力之人,他们都能不用什么休息就连续作战,再加上对何晓军有不一样感情的刘班长,有空也过来帮帮忙,只用了一天一夜的工夫,他们已经把那简陋支架、凳子、桌子做好。

    虽然,何晓军他们做的东西简陋,但却不失新意和极其实用。因为,这些的东西,都是何晓军花了半天的工夫,参照他前世时一些家具的式样和自己生意的用途设计而成的。

    把小的用具做好之后,再把小屋需要的用料开好,然后就从军营中借了一辆驻军平时用来运输的大车,把这些的东西,分几次运到了何晓军看中的那个地方。

    为什么不把小屋也在军营里做了?嘿嘿,虽说是小屋,够两条大汉住并要放置不少的家伙,这屋不造个八、九平方米又哪行?一座有八、九平方的东西,好运输吗?当然就要现场制作。

    又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何晓军与大牛在何晓军看中的那个地方,搭建好了一间近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屋。

    这样,何晓军他们的生意摊档,已告完成。

    在何晓军来到了县城的第三天早上,在码头这一带摆摊的人,见到了好像凭空出现一样,那个他们都认为不吉利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别致的、叫“好味道”的摊档。

    那个叫“好味道”的摊档,说它别致,因为它是全竹子用料制作而成的。竹制的小屋、竹制的桌子,还有竹制的凳子。

    那摊档的主体小屋,就制得更是别致,不但屋身用竹片制作,就是那个小屋的房顶,也是用劈开呈半圆的竹筒,反向参错地交叠当瓦块。“竹瓦块”的檐口之下,挂着一个也是竹片拼成的招牌,招牌上写着“好味道”这既简单又好记,而且还能朗朗上口摊档名字。

    摊档的招牌上,聊了摊档的名字外,还画了几幅生动的、让人一看就明的简体画,画着有面条、粥和一些不知什么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做饮食的摊子。

    见到了新生事物,国人的习惯当然就是看热闹,那年代的人也不例外,不少好奇之人,马上就走了过去看个究竟。

    过来看究竟的人,见到摊档的情景,马上被吓了一跳。因为,摊档里坐满了当兵的。

    原来,为了谢谢杨排长他们他们收留了自己两天,也为了聚个人气,开张的第一天早上,何晓军就招待了杨排长他们所有驻军,让他们成了新开摊档中的第一批顾客。

    招待杨排长他们的是早餐,是何晓军熬了一夜的粥和即时制作的猪杂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