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兼职私塾先生-《铁肩柔情》


    第(3/3)页

    一天,何晓军无意中问到了小虎认不认字。小虎告诉何晓军,陈村里的小孩没有一个认字的。

    何晓军不由好奇了,因为那时的人,都抱有“官自读书高”的思想,所以一般的村子,如果像陈村这样有这么多孩子、而且也不算穷到揭不开锅的村子,都会请个私塾先生来教孩子读书,为什么陈村没有呢?

    何晓军向小虎了解后才知道,村里原来有个私塾先生,就是教阿梅她们那个,这位私塾先生在十多年前过世后,村里也曾向外请过几位先生,但外面的人不是嫌这里远,就是嫌这里偏僻,结果一个也没有留住,这样,村子里的孩子,就都不认字。

    听了小虎的话后,何晓军生出了一个念头,就是在与陈村的教头合约剩下的一个月里,给陈村的孩子做一个月的教书先生。

    何晓军之所以生出这样的念头,因为他现在的这个教头已经有名无实,每天基本就没事干,让他老有白领了村里工资的感觉,所以,他想为村里出点力,好对得起村里给他出的那份薪水。

    反正,教头也是教,教书也是教,出些力,能换一个良心好过也不亏呀。

    而且,何晓军还有另一个想法,就是那个年代用的字,是还没有简化的汉字,这些字他能认,但却不会写,所以,他也想通过这个机会,学会写一些常用的字,好应付未来的日子。

    何晓军把这个意思跟族长太叔公说出之后,太叔公迟疑了一下,说,兼职教书的事他没有意见,只是原来的合约中,何晓军并没有这份义务,所以,他问何晓军兼职这份差事,要多少薪酬?

    古人的“诚不欺我”,让何晓军大叹“世风正古”,他忙对族长说,现在教头这份工的工夫不多,让他闲得心中不安,所以,才想到了为陈村做一点事,这份兼职的薪酬不另支,就包括在教头里面。

    太叔公不好意思地说道,何晓军为村里做的已经够多,他的那份薪酬是他应得,既然又为村做别的事,就得另支薪酬,否则,会让人说陈村。

    何晓军连忙说,自己是自愿的,只当送给陈村的孩子一件礼物,不需要薪酬。

    最后,太叔公虽然被何晓军说服了不加薪酬,但他却决定给何晓军加伙食,让这个给村里无私贡献的人,吃得更好。

    就这样,何晓军即日开始,出任了陈村的教书先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