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卫扩编之两百都司-《大明军工帝国》


    第(2/3)页

    既然大家都不怕死,那好啊,朱慈炅豪气干云的道:”那干脆扩编到两百个都司吧,省得以后又缺人,还得再次扩编。“

    两百个都司那可就是一千个卫所、五千个千户所,整整五百六十万户,人口算下来最少有三四千万!

    要知道,这会儿大明本土人口也就一亿多人,为了保证忠诚度,这军户还只能在大明本土招,也就是说,大明有一小半人都要转成军户,这样是不是有点穷兵黩武呢?

    其实不然,现在的屯卫军户可不是简单的预备役,他们其实还负担着大量的经济职能。

    虽说他们种地不用交税,但交易还是要交税的。

    现在屯卫可不是光种地,大明所有的矿藏开采现在都转到了各地屯卫手里,光是这一项,产生的税赋就远远超过了他们种地所得。

    还有像什么木材、药材、兽皮、兽肉、各地特产这些加起来的交易税也足以抵消他们种地的税赋了。

    屯卫已经成为大明原材料生产和供应的主体,对大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他们在维护新占领疆域稳定,协助殖民扩张,保证正规军团兵源质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说,屯卫已经成为大明帝国强盛的基础,占据本土人口的一小半,并不算多。

    鉴于屯卫的收入远超一般平民百姓,孙元化估计,扩编屯卫的旨意一下,军户的名额就会遭到疯抢,他特意向朱慈炅提出建议,根据各地平民百姓数量,给予相应的名额。

    也就是说,把大明的两京十三省,两个行都司,还有辽东承天府,总人口数量加起来,再根据各地人口所占的比例,分配名额,这样就不会形成哄抢的局面了。

    这点朱慈炅自然没有意见,他根据孙元化的提议,让户部和工部联合发出公文,令各地州、府、县衙门负责具体的招收报名,各地都指挥使司负责核准,最后由兵部审核确认。

    同时,他还让《新京报》刊登整幅广告,公布屯卫扩招的消息,还附上了报名审核流程。

    至于各级屯卫军官,自然不能在普通百姓中选取,朱慈炅考虑了一下,干脆下旨,让兵部联合各陆军、海军军团和各地都司卫所共同推举屯卫军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