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种黄豆? 可能吗? 当然可能。 现在黄豆老值钱了。 只要是川普先生继续胡闹,以后黄豆会越来越值钱的。 只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看着空荡荡的戈壁滩,想要种黄豆?做梦。就算是有水分子合成器,暂时也是来不及了。 要知道,眼前的这片土地,可是干涸了几千年的时间。 它的平均年降雨量不到20毫米。 可是平均年蒸发量却是高达3500毫米。 如此巨大的差额,估计就是地下500米深处的藏水,都已经是被全部蒸发掉了。 也就是说,即使是每天都不断的降雨,每天都降雨20毫米,也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将地下水补充回来。 想要达到可以种植黄豆的土壤湿度,估计需要至少大半年的改良时间。 可能还需要从其他地方运输泥土补充什么的。 “不毛之地啊!” “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毛之地啊!” 王步安默默的喃喃自语。 抬头看天,感觉好像是有十个太阳在照耀,阳光热辣辣的。地表温度高达60度以上。 转头看看四周,只有灰蒙蒙的戈壁滩。没有任何的绿色。 在这里,生命是不存在的。 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连探险者都没有。 王步安是一个人到来这里的。 没有地图,只有坐标。 大西北,大荒漠,不毛之地,寸草不生。 难怪会拥有那么大的一片专属区域。敢情是送给别人都没有人要啊。毫无价值。 在地图上,这个区域也是一片空白。 不过,它是有名字的。 它的名字叫做穆拉塔。意思是没有人能够存活的地方。 距离最近的城镇,是天山省的密城。 只有150公里。 可是两者之间,全部都是荒凉的隔壁。 没有现成道路,只有越野车能够通行。 幸好,王步安有作弊的神器。 首先安放一台水分子合成器。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它升级到第三级。每小时降雨10毫米。持续2小时。覆盖半径500公里。 这个覆盖半径倒也不错。将东北面的密城,东南面的玉门关,西南面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面的乌城,都全部笼罩其中。 这些地方,都是非常缺水的。水分子合成器,无疑将改变这一切。这里很快又将变成塞上江南。 如果是要种黄豆的话,大半年以后,这片区域都可以全部开始播种了。 这片区域的面积有多大? 七十多万平方公里而已。 大概是相当于华夏的普通的两个省的面积。 折算成亩,也就是大概12亿亩。 用一半来种植黄豆的话,按照亩产量300斤计算,产量也有1800亿斤。也就是9000万吨。 差不多可以完全抵消进口需要的大豆数量了。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 说不定别人喜欢种植的是玉米呢。玉米更高产。 设定降雨时间:立刻。 确定。 确定。 反复确定。 空气微微颤动,雨点渐渐的形成。 晴空万里之下,雨水开始淅淅沥沥的落下来。雨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大,雨滴渐渐连成一条线。 雨点落到地面上,很快就消失了。 土地太干涸了,吸水能力非常强。 降雨量20毫米对于戈壁滩来说,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除非是每天都降雨20毫米。 不过,持续的降雨终究是有好处的。 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降温。 随着雨水不断的落下,温度也是大幅度的降低了。差不多只有三十度左右。 王步安开始申请三个工业园的全部机器。 震荡波的回应很爽快。 无声无息的,大量的机器开始传送过来。 戈壁荒野,就算是动静再大,都没有人注意。除非是天生的卫星能够监控。 然而,很奇怪的是,卫星似乎是毫无反应的。 就是机器有点陈旧了。 部分的机器上面,灰尘都有十厘米厚。感觉好像是从垃圾堆里面掏出来的一样。 不过,王步安也习惯了。 如果不是淘汰的机器,别人也不会给你啊。 他看重的是机器的类型。 最好是生产各种合金的。 千万不要是什么风电涂料、LCD荧光粉、数码印花材料之类的。 直到现在,这些东西都没有派上用场呢。 可惜,事与愿违…… 悲剧从来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他的愿望落空了。 足足九十台旧机器,生产合金的还不到十台。 大部分的机器,都是生产化工材料的。 其中,最没用的风电涂料有三台,LCD荧光粉也有三台,数码印花材料也有三台。 液压机制造中心,没有。 光刻机制造中心,没有。 机床?没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