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招就叫做‘震荡拳’吧。” 杨毅悟出了常山拳的武道真意为震荡,遂给其命了新名字。 常山拳前六招为震动意境,后三招则蕴含着拳法的爆发荡动,九招融合为一招,这“震荡真意”也就被他顺利的揣摩了出来。 虽然还没有施展过,但杨毅凭感觉却能断定,这招“震荡拳”,若是全力爆发下,威力恐怕会超过绝大多数人级顶阶拳法。 可惜常山拳是基础拳法,起点太低,即便融合后,最多也就只能发挥出人级顶阶拳法的极限战力,无法达到地级低阶级别。 常山拳融合完毕,杨毅忍不住又开始尝试融合形意拳。 形意拳五行式,看似只有五招,但这五招的每一招,却都包含着一套完整的招式套路,确切的说是五种不同的人级高阶拳法。 “劈,钻,崩,炮,横”五式,对应“金,水,木,火,土”五行。 也就是说,形意拳其实包含了五行的五种意境。 当初在外门大比前进行测试,杨毅测出拥有五行灵体,他这个五行灵体其实是伪五行灵体,造成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便在于这形意拳上。 当初测试的时候,他的形意拳就修炼到了圆满境界,肉身自然而然蕴含了五行力量。 那测试的晶球比较粗糙,只要能感应到人体内五行元素比较强大,就自动会默认为灵体,这才导致了误测的出现。 这一点杨毅自己心里其实很清楚。 杨毅现在要做的,不是把这五种意境融合,而是把其中一种意境内的所有招式融合,从而彻底掌握这一式的意境。 形意五行拳的每一招拳法,都有五式变化,若能把这五式彻底融合贯通为一招,必然就能掌握相应的一种武道意境。 有了这一层的明悟,杨毅随后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此前他修炼形意十二形,始终不能成功。 现在想想,其真正原因恐怕并非在招式上,而是在武道真意上。 形意十二形很可能就是意境融合招式。 他曾记得老头告诉过他,形意十二形最初被人创出时,其实并非十二形,而是十形。 按照形意五行拳的融合规律,两两意境融合,最终融合出的招式,的确是十形,而非十二形。 这个推测究竟准不准确,只需日后进行招式融合,就能得到验证。 当然眼下他要做的,是先要把形意拳的五行招融合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