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涯道:“华人受歧视,说明华人能量不够大。” 舒月道:“加拿大改变歧视华人的政策,也是许多华人努力得来的。想要完全融入加拿大,路还很远。” 李涯满不在乎道:“机会就在眼前,美帝正跟北京接触,商议建交问题。”见舒月一头雾水,呵呵笑着解释道:“国内称呼美国就是美国帝国主义,我还喊过‘打倒美帝国主义’呢。很快,美国就会和中国建交,贸易阻碍就扫清了。随便做点什么贸易,都是大把赚钱。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收买政客,宣传华人贡献,再选择一些优秀的愿意从政的推出去,很快华人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说了半天,见舒月将信将疑,笑道:“国内可不是闭关锁国,就算**时候,也依然保留着广交会,国内需要外汇购买设备用于研究和扩大生产。而国内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少,技术总体落后,经济发展程度低。这意味着生产成本低,而国内几十年也培养出了一两千万产业工人和大量技术员工程师,是不可多得的投资地。” 舒月问道:“那你还出国?你是怎么出来的?” 李涯摸了摸鼻子,道:“由于一些原因,我偷渡**,转而来到这里。就是考虑到国内的投资机会,打算收购几个技术实力不错的工厂,然后回国投资办厂。” 舒月认可了李涯的话,道:“如果中国允许外资进入,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然而,如何说服大家?” 李涯摇摇头道:“只要有人参与,贸易开始后见到别人大把赚钱,自然会跟随。或者组团回国寻根、探亲访友,到国内走一走看一看,就能够参与进来。” 到了互助会,跟值班人员双方会谈,加深了解。然后李涯拜托互助会留意有意出让的冰箱厂、空调厂等的信息。得知李涯是打算用这里的技术在中国建厂,很是诧异。 李涯不在意地把刚才在车上和舒月说的重复了一遍,对方虽然不信李涯的判断,还是接受李涯的委托,帮助留意愿意转手的这类工厂。 从互助会出来,就近找了一家华人开的旅馆住进去,洗个澡解除疲惫,浑身轻松地躺在床上看路上买来的旅游介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