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说好些人吃过八爷腌的肉,可是只有这个女孩子才意识到这腌肉也是一门很好的技艺。八爷腌肉的技艺是学自宣威,宣威的火腿很有名,八爷年轻时候学过制作宣威火腿。 八爷见到居然有人想学腌肉,高兴地点头道:“可以,可以。” 年轻妇女一看,这个行!学会了也可以腌点肉自家吃嘛。心动就行动,最后到八爷报名的人居然是最多的。 散会的时候,大伯才想起鸡场这回事,忙道:“还有个事,这不是养蚯蚓了嘛,生产队里出钱买小鸡,上面不是只允许一家养四只嘛,那我们生产队集体养。有老母鸡抱窝(母鸡要孵蛋的症状,这时候母鸡脾气很暴躁,不断发出急促的声音)的都回去孵蛋,各自亲戚家也告诉一声。” 大伯时不常在生产队里转一圈,发现生产队虽然还是那样,可是又确实不一样了,往常农闲时候大家慢悠悠的身影消失了,走路都带着风,感叹道:“不一样了,这精气神不一样了。” 李涯也感叹着老李家祖宗的伟大。最近老李家上两代见着李涯这一代变化很大,决定让部分第四代的男子参与机密,李涯就这么从族谱上知道了李家的历史。老李家明末时候本是杭州的小地主,茶叶是主要经济来源。清兵入关,天下糜烂,作为经商的小地主,李家自然消息灵通得多,海上有海盗,有西洋鬼子,李家只得一路往西逃,最后几次遇险,人走散了,最后到达这里的只有老祖宗和一个孩子,茶叶种子就是那时候带过来的。在这里安顿下来后,老祖宗凭借一手医术在这里站稳脚跟。四明山的四明,就是思明,不但是老祖宗怀念明朝那段安稳的日子,也是对走散的亲人的思念。 后面世道安稳下来,李家人员增加,开始学着酿酒,这三样技艺就这么流传下来,医术作为在这里安身立命的本事,也越发高明。 不过,乱世再度来临,兴盛的李家遭遇了一次土匪洗劫,虽然最后在附近寨子的帮助下杀散了土匪,但也死伤众多,钱财洗劫一空,这也是为什么李家后来在周边行医遇到贫穷的人家甚至免费的原因。跟附近村寨团结得更紧密,关键时候别人才会拼命帮你。 本来几十年下来渐渐恢复了元气,可谁知又遇上抗战,好些年轻人被强行拉上战场,一个也没能回来。 就这么着,三百多年繁衍生息,李家也只有二十几家。 不过,李家祖宗还是留下了许多东西,黄金白银,珠宝古董。李涯作为族中老人特许人员知道祠堂后面的窖洞,这些东西就放在里面,还有一些年份长的酒也储藏在里面。同时也印证了李涯小舅的推测,寨子里盖房子确实动用了一笔金银。 其实李涯了解下来,李家并没有留下多少钱财,作为有三百年传承的家族,金银不过几百两,古董倒是有好些,不过当时的价值并不高。 这么点东西,留着缅怀祖先或者往后关键时刻救急还差不多,族人的好生活还是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养猪养鸡的新方法已经在实施,这只是开始,往后还会想到其他的方法,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 这天小舅再一次过来,当然是奔着肉来的。听说李涯们生产队清明前三天就种完了,不禁感叹自家生产队的社员磨洋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