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气象(五)-《汉元1836》


    第(2/3)页

    十天之后。

    紫禁城大汉门外的中书省衙署当中,张三异急冲冲地走入了光禄寺的办公小院。

    “汉侯兄,陛下要改革币制了,你听说了此事没有?”

    “咦,明进兄,你竟然来的比我还早。”

    张三异推门进入熊伯龙的办公室,却发现谭凤祯早已在和熊伯龙喝茶了。

    “啧啧,要不说光禄寺的福利最好呢,你们这茶问起来味道就不一样。”

    张三异也不和两位好友客气,直接一屁股就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端起一个茶杯就喝了一口。

    “哈哈哈,你啊,还是改不了这个性子,怎么,听说现在学部最是繁忙,你竟然还有时间到我这儿来?”

    “说真的,你们光禄寺的茶怎么比外面要好喝多了,从哪儿弄的?”

    张三异没有直接回熊伯龙的话,反而朝着他挤眉弄眼问道。

    熊伯龙一脸少见多怪地指了指上面,“你难道不知道我光禄寺卿是谁吗,人家许卫许德恒可是陛下心腹大臣,最早的从龙大臣,这茶叶自然是从寺卿那里顺来的。”

    “啧啧,看来汉侯兄离升官不远了,你连道部级大员的茶都能蹭到,实在是厉害。”

    张三异一脸羡慕,一旁的谭凤祯也是不乏羡慕之色。

    “看这苗头是有一点儿像啊,汉侯兄,你不会是真要升官了吧?”

    见熊伯龙笑而不语,谭凤祯惊讶追问。

    熊伯龙含笑点了点头,“不能算是升官,只能算下派。”

    “下派?”

    张三异和谭凤祯两人全都惊道。

    “好好的京官不做,你难道还要去做那地方官,这是什么道理?”

    熊伯龙端起茶壶替两人加了一遍茶,想起三人的关系,当下便提点两人道:

    “这件事你二人知道就好了,现在许光禄正在按照陛下的要求制定官吏晋升规定,这里面明确提到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应该明白,承蒙许光禄看得起,对我也说到了两句。以后官吏升迁必须要有地方工作经验,而且必须一级一级升迁,绝对不会出现以往多级连升的情况。”

    “例如我这正六品大夫,要想升为正五品的寺丞,必须先升从五品,再升正五品。正六品到从五品间隔不能少于两年,从五品升正五品间隔不能少于一年。”

    “而且现在京官外放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六品主事提拔为知府了,而是必须对等调派或者是升任某某职务。”

    张三异和谭凤祯二人听得有些头晕。

    熊伯龙只好再次解释道:

    “还是拿我来举例子,我这正六品光禄寺大夫调到地方上去要么是从某个州府的同知做起,要么是到某个道,比如山西道做个光禄院的副职领导。”

    刘锡命采用了三省六部制,各个省份的名称也就被改成了四川道、山西道这样的称呼。

    用行省来称呼其实是蒙古人的做法,改省为道反而是复古,因此并没有什么阻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