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广东-《汉元1836》


    第(3/3)页

    就连进了城的这两千多人,想要依靠这年代的客栈安顿下来都很困难,前期进城的人员只得先租下了几个大院子,大家一起挤着暂住。

    稍稍安顿下来,刘锡命马上将跟随的商房主管沈怀叫了过来。

    沈怀今年三十七岁,也是被流贼裹挟一名商贩,因为精通算术且口齿伶俐被选入了商房,在此之前,他已经在蓬州锻炼了一年多了。

    刘锡命此刻自然最关心城中商贾的问题,好在沈怀提前到了五天,早已带着商房的人将情况全都摸了清楚。

    “伯爷,属下已然问过了,眼下广州城里的贸易大多集中在西关附近,自隆庆年间起在官府的扶持下渐渐兴起了一个叫十三行的牙行组织,眼下基本垄断了对外的商贸。”

    见刘锡命听得仔细,沈怀更加来劲了。

    “不过如今朝廷从十三行收不到什么正税,全部被广州府和广东布政司使的官吏拿了去,这帮人贪渎成性,要是咱们从十三行过手交易的话,只怕要狠狠挨上一刀。”

    “还有一点,如今过外洋的船只都要给郑家交纳过路钱,只有买了他家过路彩旗的船只才能不受海盗袭击,因此商贸上面反而价格还被压下去了一些,细棉布只得一钱五分,粗布九分,只比咱们家在省内的价格高上一点点。”

    “草”,刘锡命听完直接爆了一句粗口。

    此前刘锡命专门到江南转了一圈,对于江南所产棉布也有所知。

    根据织机来估算,如今江南一地一年大约能产数亿匹布,价值数千万两白银,光是松江一府,就能出产近2000万匹布。

    所以江南才能豪奢如斯。

    当然了,这些并不是全都流出到国外,很大一部分还要在内地消耗。

    在这个时代,日本、朝鲜包括东南亚各国基本都需要靠大明的棉布过日子,甚至连欧洲也要采购不少走。

    如菲律宾、墨西哥这些地方土人基本都是穿大明所产的棉布。

    这种情况最后还是在明末得到扭转,由于满清对江南的破坏,一直到乾隆年间都没有恢复过来。

    而那个时候,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棉布市场彻底被欧洲人占据。

    正是因为棉布、丝绸、瓷器等物资的大量出口,导致了白银的巨量涌入。

    国内货物出口,白银巨量涌入,加上大明又没有从海外采购回来等额的国际贸易商品,如此必然导致剧烈的通货膨胀。

    无论在哪个社会,通货膨胀都是对穷人的直接掠夺,所以在刘锡命看来崇祯年的这些问题还不只是气候、吏治等原因,更有复杂的世界环境因素在里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