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出身决定眼界,所以人家并不那么小家子气,觉得韩家出身不显不能做亲家,而是非常平易近人。 一点儿也看不出来人家是大佬。 结婚之前,赵桂云往老家那边娘家打了个电话,让自己大哥大嫂带着赵姥姥和一双儿女来参加婚礼。 赵桂云是这样打算的,现在逐渐的风气变了,允许做生意了,她得让哥嫂过来看一下。 她在电话里面说再多也没有用,得让他们眼见为实。 老家那边据说还没动静呢! 赵姥姥现在人还挺精神,一听要去看闺女,懒得动的她,都主张快点儿动身。 在韩轻舟婚礼的前两天,赵家人到了。 韩家更热闹了。 赵桂云带着赵家人参观了自家的两个买卖,赵家两口子羡慕不已 ,但老家那边政策还没动静,他们也不敢带头赶呐! 这倒是,但政策迟早会到的,这样哥嫂相信有这么个事儿就行。 很快,韩轻舟的婚礼到了,现场在国营饭店。 韩家这边的亲戚少人也少,所以两家决定,两边的亲戚合在一起,举行了一个热闹的婚礼。 婚礼结束,韩家又多了个儿媳妇儿。 赵家人参加完婚礼就要回去了。 赵桂云大嫂高文英把赵桂云拉到一边,有点儿不好意思的跟小姑子说,“桂云,大嫂,求你个事儿呗!” 赵桂云,“看你这话说的都是自己人,啥求不求的?” 高文英搓手,“那个,我们家春玲,离婚的那个男人现在出来了,老缠着她,报了两回警了,也没用啊! 人家啥也没干,就远远那么跟着,后来我们摊牌了,问了他到底想咋的,他说想复婚,这不扯呢吗? 当初他干了那样的事儿,还带着女知青搞破鞋离家出走,咋好意思要求我闺女跟他复婚的?” 赵桂云惊讶,“还有这样的事儿?我看他不是后悔了,他是无路可走了想找个吃饭的地儿。” 高闻英一拍大腿,“对啊!我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我看你这两个店开的挺好的,等孩子们都上学了,你是不是缺人手啊? 要不我把春玲留在这儿待一段时间,让她给你干活儿,这是你亲侄女,你也别客气,该使唤就使唤。” 赵桂云,“我还当啥事儿呢,那就留下吧! 啥白干活?我能让她白干活?别人干活我还得开几个工资呢,我自己亲侄女干活我不给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