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臣要出恭-《回到南明当王爷》


    第(2/3)页

    易信觉得他眼前的这个上司赚钱赚的魔怔了,似乎忘记了这里是小学堂,而不是纺织厂。

    “人死了也不打紧,南京这块宝地有的是难民,到时候花些钱从难民手里买些孩子过来,那些难民还对咱们感恩戴德呢。”

    肖瑜并不在乎这些学童的死活,人?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人。

    “肖教谕说的好啊。”

    在门外听闻二人的对话,李奇怒从心头起,直接将门一脚踹开,夺门而入。

    “尔等何人?小学堂乃是教化圣地,闲杂人等岂能擅入!来人!给本教谕将这厮叉出去!”

    见几个陌生面孔直接夺门而入,肖瑜登时拍案而起,想要喊来雇佣的游手将几人打出去。

    易信见到这些人不禁感到眼前一黑,整个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

    这些人体格壮硕,器宇不凡,肯定不是寻常人家的护卫。寻常人家的护卫也不至于没事到小学堂找茬。

    双门桥小学堂收容的都是双门桥附近的贫苦人家的子弟,又不是江东桥那种富家孩童多如牛毛的小学堂。

    这些人能闯到这里,说明外面的那些游手肯定已经被他们给制住了。

    既然这些人不是寻常人家的护卫,那么便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人是朝廷或者闽王的人。

    想到这里易信抓着茶盏的手不由得一松,手中景德镇产的名贵茶盏砸在石板地面上,摔了个稀碎,只剩下一地的碎瓷片。

    “闽王在饭堂等着肖教谕进晚膳,肖教谕和易教谕是自己过去,还是咱们哥几个抬肖教谕和易教谕过去?”

    李奇插着手瞪向二人,易信缓过神,艰难地起身,颤巍巍地挪动脚步,似乎双腿被戴上了沉重的镣铐一般。

    小书亭

    他最担心的一天还是来了,只是没想到,闽王会亲自来这个不起眼的小学堂。

    跟随朱琳泽一同来到小学堂的高官多是要员,其中不少还是内阁的阁臣。这些人平日里养尊处优,出门不是八抬大轿就是乘坐新式马车,哪里有在这种肮脏混乱的地方待过。

    双门桥小学堂的饭堂脏乱尚且能勉强忍受,只是空气中弥漫着的令人作呕的食物馊臭味让人难以忍受。

    陆闻达和沈廷扬此前有在难民营中走动过,表现的倒是波澜不惊。马士英隐忍能力强,也强装镇定,忍了下来。

    其余的一众高官们则是叫苦不迭,此时此刻无不是将双门桥小学堂的两个教谕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要不是这两个教谕胆大包天、利欲熏心敢在天子脚下将朝廷善政的小学堂改成纺织厂,连小学堂内的学童都不放过,役使其当童工,闽王何至于愤怒至此。

    众人小心翼翼地瞥向闽王,此时闽王丝毫不掩其愤怒之色,当初潞王等人造反,另立门庭,闽王都没这么愤怒过。

    可见闽王现在的盛怒程度。

    这倒也不是闽王脾气不好,这种事情不要说闽王,就是素来以宽厚著称的仁宗皇帝在世,肯定也是要大发雷霆的。

    拿着朝廷的钱谋取私利就算了,还他娘的在闽王眼皮子底下,还他娘的奴使学童当童工。其中的任何一项罪名,都足够斩立决了。

    在场的诸位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这两个小小的教谕,还是闽王教谕系统的教谕敢堂而皇之的在南京城做这等事情,背后肯定是有人的,至于背后的人是谁,他们现在心里也在琢磨。

    毕竟两个小小的教谕这等蝼蚁般的角色,还入不了他们这些大明朝大员们的眼。

    不管他们的背后的人是谁,只怕这两位今天是难逃一劫了。当然,这也是他们自作孽不可活,不值得同情。

    朱琳泽刚才通过陈正春的讲述和刘清飞的粗略调查也了解了个大概。

    当初开设小学堂,由于开设的学堂众多,此前朱琳泽的重点在军事。教育方面的人才储备也偏向于大学堂的高等人才,在中小学堂方面的人才储备较少,加之财政紧张,除了朝廷兴办的中小学堂外,朱琳泽也允许民间出资合办中小学堂。

    南京当地的缙绅不少愿意出钱兴办中小学堂,朱琳泽遂而做了个顺水人情,允许他们自己自己兴办的学堂推荐教谕,教师,并纳入他的教育系统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