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万岁爷目光如炬,慧眼识人,当初若不是皇上力排众议,支持南阳王开台,南阳王也不会有此成就。”王承恩说道。 “南阳王开台有功,应该嘉奖。” 崇祯开始考虑如何嘉奖朱琳泽,思虑良久,崇祯让殿内的奴婢扶起书案,旋即在书案上奋笔疾书。旋即对王承恩说道:“今年过年朕就不吃粗粮糙米了,吃南阳王送上来的竹堑稻米。” 剿灭南沙岛海寇顾三麻子,朱琳泽回到崇明过了个年,旋即前往南京。 途径江阴之时,只见阎应元带着江阴百姓在长江岸边箪食壶浆,以迎朱琳泽。 “江阴百姓们的一点心意,还请王爷收下。” 阎应元朝朱琳泽拱手道,只见阎应元身后是一车又一车的粮米。 “王爷,江阴商贾听闻王爷剿灭海上巨寇,为江南百姓消除了顾三麻子这个心腹大患,特筹晚稻谷三千石前来犒军!” 陈明逢也带了一众江阴商贾,听说朱琳泽要回南京便和江阴百姓们们提前在这里等候朱琳泽的船队。 朱琳泽的确很需要粮食,张献忠肆虐湖广湘赣以来,南直隶的米价一直居高不下,几个大军每天的粮食消耗量是惊人的,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但相比于粮食,朱琳泽更想要招募一些江阴乡勇训练成军。 “大灾之年,百姓生活不易,百姓们的好意本王心领了,只是百姓们的粮米本王不能收。”朱琳泽说道,“江阴乡勇骁勇善战,皆是强军之材,本王想从江阴乡勇中挑选精悍之士,训练成军。” 这件事情朱琳泽在崇明吃庆功宴之时就在席间和阎应元提及此事。 阎应元对朱琳泽的藩王身份还是有所顾虑,当时并没有答应下来。 陈明逢知道朱琳泽的心思,陈家在江阴的影响力不下阎家,见阎应元迟迟不肯答复,陈明逢凑上来说道:“能跟着王爷是江阴乡勇们的福分,王爷若是想招募江阴乡勇,陈某替王爷布告乡里。” “有劳了。”朱琳泽谢过陈明逢。 有了陈明逢的这句话,朱琳泽也不客气,就地在江阴招募乡勇,尤其是参加过南沙岛之战的江阴乡勇,优先录取。 朱琳泽贼心不死,希望阎应元能够来南阳王府这边带这些江阴乡勇。 阎应元有功名在身,更兼文武双全,上马能管军,下马能处理民政事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朱琳泽的队伍中最缺的就是阎应元这种文武全才。 阎应元还是像上次在宴席中一般,婉拒了朱琳泽,随即告辞离开。 “陈家和阎家是世交,这阎应元就这脾气,王爷莫要介怀。”陈明逢背着手,放着阎应元离开,对朱琳泽说道,“自从辞了江阴典史之职,这阎老弟便闲赋在家,以耕读为乐,不再过问官场之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