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科研有时候不就是一场冒险吗? 这样的小会最近进行的很频繁,公司的几个技术员也来来回回的交流沟通。 两个月之后,夏天到来,文章也终于进行第一次试投。 “师妹,你放心吧,反正是从上往下投,挨个试试呗,你做这个虽然一开始不少人觉得你是出力不讨好,但其实不少人都蛮佩服你的。” 钟余拎着一杯豆浆两个包子递给坐在学习室里的林晚:“喝点豆浆吧,我看你最近天天早上一大早来也都不吃早餐。” “师兄,谢谢你。” 林晚连着好些天高强度的工作,现在拿着杯子咬两口包子,心里有点叹气。 没想到自己现在会这么在乎这些文章,这个状态太焦虑,她得忙起来,忙点别的事情。 吃完包子喝完豆浆,她拿上笔记本上材料实验室。 这边林晚开始考虑新材料,那边莫问刚好也带着团队在材料实验室。 “哎?林博士,您也过来呀?” 马技术员看到林晚过来笑着迎上来,本来想握手,但是还没握上,莫问已经伸手把林晚拉到一边。 “过来啦,现在他们几个都在等你的文章。” 莫问过来跟林晚说话,装作没看到马技术员想要和林晚握手的样子,手里牵着林晚,若无其事的说话。 马技术员看看莫问笑着叹气,恋爱中的男人呀。 啧啧啧。 没眼看哟! “这边的硬度还是不够吗?” 林晚看着马技术员递过来的挤眉弄眼,又低头看看莫问牵着自己的手,心里无奈的叹口气。 怎么谈着恋爱跟孩子似的。 “其实未必一定要那么高硬度,你们做微生物不是最高的发酵温度一般在60-70度就已经是高温菌发酵了吗?” 材料的研究生其实也有点不明白林晚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高硬度,在他们的意识里微生物的最佳生长时间乃至高温发酵菌的温度都不到她要求的温度,要那么高的温度就要对应的高硬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