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权宜之计-《大明憨婿》


    第(2/3)页

    因为李自成跟朝廷的兵马已经打到白热化了。

    其次就是军备司的消耗。

    毕竟朝廷最新研发的燧发枪跟改良版的火枪,整体升级的消耗也非常巨大。

    再就是周显这一次平定哈齐尔的叛乱。

    以及一个月之前周显安排卢德麟在辽东展开的那一次突袭战。

    每一次的对外行动,所耗费的银两都在百万两计算。

    尤其是这次的大同镇,周显带领禁卫军跟金吾卫出征,一个来回就耗费了三百五十万两银子。

    这其中还没有计算粮草。

    随后就是宋应星统筹起来的农部。

    在小冰河时期要搞农业种植,各种都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销。

    一年下来的总体开支也是在一百多万两上计算的。

    这几个加起来,全年花个上千万两银子,很是轻松。

    所以目前国库内的一千六百万两银子,着实不多。

    或许只能维持朝廷正常运转大半年。

    可以说朝廷已经是勒紧腰带过紧张日子了。

    可就是如此,竟然还有不少人打着为国分忧的幌子,大发横财,两头坑压朝廷的钱。

    这次大同军镇在战场上牺牲了那么多人,朝廷还没有给他们抚恤呢。

    当山西跟西北地区的老百姓都慷慨解难去支援边镇的时候,还有两淮的官员正在密谋着怎么去搜刮那些灾民呢。

    这帮家伙吸百姓的血,吃国家的肉!

    自己一个个膘肥体胖,油头粉面。

    这是要干啥?

    活腻歪了?

    周显越想越是气愤。

    他随手将腹部的报表仍在一旁。

    卢德恭道:“千岁,以老臣看,国库吃紧,很多事情是可以减一减的。”

    “不!这些事情的花销都是利国利民的,不需要减,而且要逐年增加,哪怕朝廷再过的紧张点,也不要把压力分担到百姓的头上。”

    “是!千岁圣明。”

    实际上,周显也想过宽松的日子。

    但是条件允许吗?

    “算下来,曹正淳也应该快回京述职了,到时候我们将官娱堂的项目盘出来,捋一捋最近三个月的账目。”

    “是!”

    周显目前的压力非常巨大。

    仅仅是财政就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他需要钱!

    摒弃了小冰河时期的自然因素之外。

    他需要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发展出更多的钱。

    只要大明朝的财政能够正常运转,那么大明就不会亡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