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还是杀的不够多-《大明憨婿》


    第(3/3)页

    一门炮就被挖了两千七百两的差价。

    十门是两万七千两。

    三十门,八万一千两白银!

    现在周显已经大致确定,王继谟的那个侄子王文越确定是中饱私囊了。

    随即一个更加可怕的念头闪入脑海。

    要知道,这是军器。

    民间是不可能随便买卖的,而且大明有极为严格的律法,谁敢购买火炮?

    直接夷灭三族。

    那王文越想要将火炮变现,就只能找同等的军方作为卖家了。

    历来大明的九边都各不服气,彼此看不顺眼。

    卖给其他边镇?

    搞不好得不到钱,还会被其他边镇的总督跟总兵们倒打一耙。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傻子才会做。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高精端的改良火炮最后花落谁家了?

    恐怕无外乎两个渠道。

    卖给哈齐尔,或者直接走私运到建奴境内。

    但是大同边镇给皇太极镇守的沈阳城相去甚远。

    即便要运输,也是费时费力的差事。

    路上的成本就不知道多少。

    再者,即便皇太极有意入手大明朝的新版火炮,也会从辽东军镇或者从宣府军镇入手。

    再不济他也会走个海陆。

    将大炮运在船上,也比较省事。

    压根不可能舍近求远,照着大同边镇发力。

    因此排除掉不可能之后,只剩下一种真相。

    王文越将那三十门高精端的改良大炮高价卖到哈齐尔手中了。

    也就是说。

    哈齐尔有了攻城破寨的硬实力。

    这样一来,所有事情就解释的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