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边关急报-《大明憨婿》


    第(2/3)页

    这……

    周显怎么想都无法理解。

    且不说大同的守军腐败到什么地步吧。

    毕竟哈齐尔是攻城的一方,而大同边镇是守的一方。

    半个月之前,金吾卫刚斩首了建奴最精锐的四万人!

    半个月后的今天,威虏堡就被四万牧民给攻破了。

    这判若云泥的巨大差距,让周显想杀人!

    想将现在的大同总督王继谟拉到镇抚司的大牢,将大同的总比姜镶千刀万剐。

    尤其是姜镶,他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佞臣。

    相反,身为大同总督的王继谟还算是半个忠诚。

    正统的历史上,崇祯末年,闯贼逼近大同的时候,王继谟还给皇帝下了誓师令,召集大同军镇内的文武官员来到关帝庙前,歃血盟誓。

    嗷嗷叫着要跟大同共存亡,要抵抗李自成到底。

    然而,王继谟自己在台上慷慨激昂,但是在台下的官员们却是另一番表情。

    那些早已卷了银两的官员们知道大势不可逆,直接提前就派遣家奴给李自成递交了投降书。

    只等着闯军抵达大同之后,开城欢迎呢。

    其中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同的总兵姜镶。

    王继谟对于这一切也心知肚明,可是他这位总督已经被架空,压根无可奈何。

    而且他还投降李自成,所以就提前带着自己的亲信,拿了大同府库内的一万两库银逃往北京。

    原本打算拿着这些钱面见崇祯皇帝。

    皇帝不会责怪他丢失大同的罪责。

    然而,他的亲信在半路上直接哗变,将王继谟的马匹和库银抢劫一空,作为投降李自成的见面礼了。

    可怜的王继谟成了光杆司令,最终默默的返回北京城。

    崇祯皇帝听闻大同陷落,勃然大怒,训斥王继谟夺回失地。

    可是没兵没钱的王继谟怎么可能收复失地呢?

    那是历史!

    现在,周显的到来,并没有让大同沦落为闯军攻击的目标。

    但是蒙古人却攻来了。

    敌人变了,可是守城的总督跟总兵没有改变。

    这个时候,周显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大同巡抚卫景媛,一个就是大同边镇辖下的宁武守将周遇吉。

    这两个人是大大的忠臣。

    他们在历史上是坚守城池,直到殉国的。

    之前周显也想过大同这边的认识变革。

    但是苦于其他边镇还的军心还没有稳定,所以打算把宣府军镇彻底掌控之后,再对大同动手。

    没曾想,还没动手,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到底是姜镶跟王继谟,一个奸佞,一个怯懦无能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