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探春闭了闭眼,深深看了两人一眼,什么都没说,掀了帘子出去了。 “探儿……” 赵姨娘想要追出去,却被贾环一把给拉住了。 她又是后悔又是着急,被贾环拦着也出不去,只得捏着帕子坐在塌边,小声的呜咽了起来。 “娘莫要唤她,她既做得出,我们又如何说不得,如今就任由她去讨好太太,等到什么时候碰了钉子,才知道谁才是真心为了她好。” 贾环抬眸看向窗外,见探春已经带了侍书出了院子,又气又恼的对赵姨娘道。 再说探春,这会儿也已经出了荣禧堂,朝着荣庆堂后面自己的院子走了过去。 她的步子已经慢了下来,看上去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脸上的笑容疏朗大气,遇上了从贾母房中出来的宝玉和黛玉,也是笑语晏晏,应对得宜。 “林妹妹,你这诗赋心得写得颇为精妙,我回去就开始抄录体会,过些日子再送还给你。” 三人往前又走了一会儿,眼见着到了黛玉的院子,宝玉晃了晃手里的手抄本,笑着对黛玉道。 虽说他如今也算预备秀才,但是就像文先生之前所说,他这个当代大儒的关门弟子,怎么也不好给先生脸上抹黑。 县试他是超常发挥,在接下来的府试就算是拿不了府案首,至少也得前十名。 那些《四书》《五经》的八股文,有着文先生的精心教导,加上他超前的认知和见解,只要掌握了写法和应用,注意一些避讳和用词,他觉得为还是不打的。 他的短板就是诗赋,毕竟议论文和歌功颂德的文章种花国常见,诗赋却已经临近湮灭了。 更何况这会儿他手里拿的可是黛玉对于诗赋的心得和体会,这位“心较比干多一窍”的绛珠仙子在诗词上的成就可是鲜有人及。 “能用得上就好,我还怕会带歪了你。” 黛玉又看了探春一眼,眸中闪过担忧。 “哪儿会,县试如果没有妹妹的指点,别说县案首了,夫子能不能允许我参加考试都是问题。” 宝玉朝她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你可要把三妹妹送回去。” 黛玉见他心中有数,心里也微微放下,又和探春说了几句,就带着紫鹃进了院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