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宝玉有些心虚,从书袋里取出一叠卷子递给薛蟠。 贾蓉心思多,不知道怎么琢磨的,居然因为铁槛寺的事情怀疑到了贾蔷身上,这些日子一直派人跟着他,贾蔷无奈,只好继续流连花丛,连文先生那儿都不敢去了。 “这马上都要过年了,你们也不轻松几日,还看这童生的卷子,难不成你们明年要参加县试不成?” 薛蟠随意翻了翻,好奇的问宝玉。 “我是打算试试看的,蔷哥儿怎么想的不太清楚,不过之前我在他那儿见过童生的卷子,估摸着他可能也动了心思,怎么?表哥也打算试试看吗?” 宝玉一边将剩下的东西往书袋里装,一边又问薛蟠。 他是真的打算试试的,贾家的时间不多,能早些拿到功名,他的心里也踏实一些。 他仔细研究过了,作为科举考试的第一场,童生试并不算太难,一共有五场。 第一场为正场,第二场为初复,第三场为再复,第四、五场为连复。前两场考诗赋,第三场考算学,第四、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讲解,以及默写《圣谕广训》百余字。 诗词他确实写得一般,但是在种花国时,他出于兴趣背过不少明清大家的诗词,那些都是能流传后世的,应付童子试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算学,那就更没问题了,好歹他也是985毕业的大学生一枚,大明试卷只需要誊抄结果,他难道还算不出来不成。 唯一有些难度的就是四书五经的讲解,不过他有成人的思维和逻辑方式,理解起来应该不太难才是。 文先生没有妻小,过年也待在贾家家学,他打算每日都过去请教,到明年二月份还有两个多月,他觉得经过四个月的认真学习,通过考试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当然,这也是他很乐观的想法,至于考不中……考不中就考不中吧,荣国府也不差那些找人作保的银子。 “算了吧,我连《四书》都没读完,还是不去丢人了。” 薛蟠想都没想就摇了摇头,嬉笑着又道:“如果只考算学我倒是可以去试试看。” 他实在是对四书五经没啥兴趣,如今的进度还是因为文先生教授有道,如果换了之前的贾代儒,他兴许还在读《千字文》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