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真正能够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 到此地步,则由炼精化气进入炼气化神之期不远矣。” 说到这里,司徒南似乎联想到自己身上的情况,不禁有些唏嘘。 他早在五年之前就将自身的武功修为练到了七品炼窍境顶峰,甚至达到了九窍圆满,进无可进的地步。 可是五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他的修为境界还是停留在七品炼窍境的顶峰。 却怎么也领悟不到那一丝打破瓶颈,可以突破到炼气化神境界,进入到六品凝元化神境的契机。 收起杂念,他最后对杨瑾郑重地叮嘱道:“但是要达到如此境界,随各人秉赋有早有晚,更重要的是,要慎终如始,勿懒勿怠。 道经上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 守道不失,身常存也。” 说完他似乎有些意兴阑珊,不再多言,转身和沈毅、蔡升他们一起往竹签子上穿肉,只留杨瑾自己一个人继续站在那里体悟修炼。 呼吸! 似乎一切都静止了,杨瑾的耳中似乎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 他的气息变得十分绵长,甚至傅明瑜众人都可以听到他鼻间进出的气流声。 这呼吸之间发出的声音又显得十分古拙,便如同真的有一头老龟在蛰伏,那吐息声似沾染了千万年的尘埃。 此时的杨瑾两耳屏却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 不过两耳虽然听不到任何声息,但他还是仍旧按照司徒南所讲的方法。 凝神听息宁心静气,摒弃一切杂念,整个人连同精神都沉入到古井不波的境地。 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 但是呼吸出入,本来就要求轻微无声。 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 “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做,这就算是对了。 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 呼吸! 哗啦啦! 伴随着呼吸之声,杨瑾终于听到了自身气血在经脉中随着呼吸不断流淌冲击的声音。 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 杨瑾只觉得万籁俱寂,最后连呼吸和血液在经脉中流淌之声都听不见了。 心神微微放于祖窍,整个人沉醉于一种似梦非梦,似醒非醒的状态之中。 他虽是双眼微闭,但却有点点微光出现在自己心神之中,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 继而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 轰! 杨瑾后脑好似被玉槌轻轻敲了一记,耳边传来一声清越鸣响,眼前先是白茫茫一片,接着再是光明大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