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自然是不能的。 不同的国情,不同的风土风俗,不同的文化,这些根源上的不同就导致了这些历史缺少了很大程度的借鉴意义,真正拿去用的话说不定适得其反..... 大秦自商鞅起就用律法,这没有问题,当时使用商鞅所定的律法也没有问题。 可如今,百年过去了,其律法也过时了,大秦的国情也已经完全不同,律法要是不跟上的话难免起到反作用..... 就说当年,商鞅变法之时,大秦羸弱,那时候大秦还只是战国七雄之一,而且是比较弱的存在。 而如今,六国都被大秦灭了,天下一统,变化之大,不可以一言语之..... 一个是乱世,一个是太平盛世; 一个是一隅之地,一个是四海之滨; 这其中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能够概括的.... 所以,律法的变革也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个问题,而且是个根源性的大问题! .......... 扶苏看着竹简,抽丝剥茧。 粮食,经济,制度,律法....... 看着自己写下的这一个个大秦的问题,扶苏只感觉脑袋大...... 这些并不是重点,而只是刚刚开始....... 须臾之后,扶苏再度提笔,在竹简的空白之处再度落笔写下了两个字——技术! 没错,大秦...技术也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很小,但其实很大! 大秦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可偏偏这样的中央集权却极难管理,为何? 因为技术上不允许啊! 政令的下达,百姓对于政策政令的理解,这都是问题; 饶是大汉,最初也是靠着分封诸王暂时性解决这问题的,而后虽然推恩令收权,但却始终没有达到后世那般集权程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