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玉书望向后面的孙女,不由得想到周应淮那句“放心吧,南溪大队人人都喜欢并维护姜安安”,并非空穴来风。 姜安安:“大队长,沈教授住的牛棚好几处都还漏风呢,等会儿让我爹来帮忙补修。” “你爹会个屁!”罗家旺嫌弃道:“等我找人来修,大队还有余粮,等下再送点过来。” 才半天功夫,牛棚焕然一新,漏风的地方全部修补好。 除此之外,会手工活的老木匠还动手打了一张床,铺上稻草和林美如抱来的棉花,夜里能睡个好觉。 面对恩公的父亲,林美如相当大方,大到木凳、桌子,小到锅碗瓢盆趁这次机会全部运过来一套。 村民们毫不意外,按照姜家宠女的态度,把沈玉书供起来都不为过。 新家重新打扫整理,再一瞧,牛棚除了名字不好听,俨然像个新家了。 炭盆在角落里燃烧着,烘烤屋子暖洋洋的。 柜子里不仅有鸡蛋、蔬菜,还有熏鱼等肉食、糕点糖果等。 自从被下放,沈玉书头一回过上“奢侈”的生活,心情万分复杂。 他拼命想要跟姜家,与姜安安划清界限,没想到小孙女反手便把“救命之恩”安在他身上。 更让沈玉书感动且意外的,是姜家夫妻俩的态度,从外人的评价中那对夫妻好坏掺半,开创啃女婿啃亲家的先河,占便宜至今不出,没想到为了养女却搬空家里好东西。 “以后早晚两餐我都让姜德贵给你送来。”林美如瞧着老爷子干瘦的身子骨,于心不忍。 上面规定下放的人必须住牛棚,否则林美如就把人接到家里住。 沈玉书沉声道:“不用,我自己做饭,以后你们尽量少来牛棚。” 林美如感叹:不愧是教养出恩公的人,沈家个个高风亮节,为他人着想。可惜世上总是好人磨难多,坏人万事顺遂。 劝说无用,她下定决心,等饭菜送过来老爷子不可能浪费掉。 “谢谢。”林美如郑重地冲老爷子鞠躬。 姜德贵附和道:“等以后风声过了,我再带一家老小来跟您磕头。”顿了顿,忍不住又附和一句:“沈恩人是个不畏艰险的大英雄!” 沈玉书眼眶忽然有点红,故意扭过头,望向窗外:“不用,你们早就还清了。” 帮他儿子把闺女平平安安的养大,还教养得如此出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