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顾衍听到这话,轻轻抿着薄唇,“咱们老一辈的科学家,研究出来原子弹氢弹,才让我们有了立国之柱。” “可这些东西有,但不能用!咱们国家对外宣称不优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其他地方迎难而上,必须冲破西方封锁,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实现咱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赵玉成大受震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顾衍,我们真的可以实现吗?” 巨大的技术落差,让赵玉成开始怀疑。 顾衍笑了笑,“不用怀疑,我们一定可以!近百年咱们落后,我们一直在奋起直追。” “可纵观历史,这漫长的屈辱百年,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 “我们中华民族几经起落兴衰,展现出极大的韧性。我们的文化理念,根深蒂固不服输的精神,会指引我们勇攀科技高峰,重新带领中华民族回到世界之巅。” 顾衍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异常坚定。 赵玉成备受鼓舞,“那咱们努力坚持奋斗五十年,以我区区肉身拼搏,争取在咱们闭眼之前能够看到这一天。” 顾衍点了点头,“你我共勉!” 他们两人的对话,全部都落在门口的两位特殊部门同志的耳朵里。 他们如实把顾衍赵玉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报。 胡文涛送往市农机厂的翻地机设计图交给了赵主任。 赵主任再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再进一步优化。 最新款的大型农用翻地机,特别适合东北地区使用,最终定稿。 市农机厂经讨论之后,在设计师团队的名单上,加了顾衍和赵玉成。 不仅得到了荣誉,还得到了很多奖金。 另外,他们还给顾衍和赵玉成的学校发去表扬信,感谢他们培养出来这么优秀的学生。 对外,即使很多人知道顾衍,也都以为他在农业机械上有所建树,并没有联系到其他。 徐青青收到顾衍寄过来的信,还有物品。 里面居然有一百块钱,还有各种各样的票据。 里面的一封信,并不是顾衍写的。 是顾衍的单位,替顾衍写的。 因为工作需要,顾衍被保护起来,并不能对外通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