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诗词大会的现场作诗环节,从来都不曾要求过格律与平仄。 若她恩师林茵先生仍在世的话,看见这首诗,应该会爱不释手吧。 甄申申不否认江知非的才华。 只要江知非这回合写的诗,与她水平旗鼓相当。 他们忽然觉得,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幕,仿佛天方夜谭一样。 江知非牵着小雨的手,从容不迫地退场。 然而,大会举办20年来,从未有人做到过,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写出一首符合平仄的格律诗。 可现在是2015年,而非千年前的盛唐时代。 当他们激动到几乎屏住呼吸时,江知非的第一行诗,便跃然浮现在纸面之上。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 首先请张教授进行点评,并说出您的决定。” 但他们的那些风雪月,爱恨纠葛,却并不会随时间而烟消云散。 那谁也别想从她手里,拿走这首诗。 等于说,观众们亲眼见证了,曹诚的努力与付出。 正如甄申申所想的那样。 她耳根处不由泛起红晕,宛如初夏盛开的夹竹桃那般动人。 当两人走进体育馆的走廊内时,宁怡和曹诚便迎了过来。 俏脸艳若桃的小雨,手捧一大束向日葵,紧紧偎靠在,面露微笑的江知非身边。 而领导在这时,则依次取出了三张卡片,分别为: 「月」、「雨」、「晚」。 但这却并不代表,禁止参赛者去写,有格律要求的近体诗。 曹诚激动地握住江知非双手,神色热情道: “知非,这次实在是万分感谢。 江知非如前两场那般,前几分钟貌似在构思,实则和小雨,在大庭广众下眉目传情。 这次的掌声,比之前两次的时间都要长。 那些如今在网络上,被人津津乐道的民国大师们,皆已作古。 然而诗词这种艺术形式,每个字都需要进行反复的推敲。 她刚才之所以没选择当场退赛,就是想靠着最终局扳回一城。 艾尔灯连忙咳嗽几声,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甄申申写好的七言诗,装模作样看了起来。 在看到这句诗时,艾尔灯顿时兴奋到仿佛返老还童,有些手舞足蹈起来: 镇旦大学队,凭借江知非在该轮拿到的分数,硬生生反超了燕京大学队。 但其他评委要敢这么干,保准当晚就会上热搜,在微客上被网友们骂死。 江知非这样做,在结算时会多得到些点数。 诸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亦或‘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样的千古名句,都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诗。 这话一出,令从旁边路过的甄申申,不由加快脚步,匆忙逃离此处。 四人坐在节目组布置好的软沙发上,各自抱着一个抱枕。 年迈苍苍的姜绛,亲自为获胜队伍颁发了奖杯。 胜利的天平,由此朝镇旦大学队倾斜。 路朝雨终于没忍住,从太师椅上猛然起身,径直走到案台的另一边。 伴随姜绛话音落地,全场都鼓起掌来。 这无论怎么想,都让评委们感觉匪夷所思。 八个月后,老艾儿子过百天时……” 伴随摄影师大喊‘茄子’。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伸手取下笔架上的狼毫毛笔,直接塞到江知非的手心。 可在座的评委们,连同最年迈的姜绛在内,此时都纷纷站起身为之鼓掌。 她接过艾尔灯递来的麦克风,言简意赅地评价道: 等到这期节目播出,曹诚必然能收获大批的拥趸。 艾尔灯看了几眼后,便将目光继续落到右侧的大屏幕上。 姜绛在华国文坛德高望重,又是江知非的师祖母,就算不给他票,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他很好奇,江知非今晚的最后一首诗,到底是什么样子。 张教授拿起麦克风,如同先前那般,夸了甄申申几句,然后毫不犹豫把票投给了江知非。 她很清楚,「炽热心跳」节目组在这段时间,将曹诚作为领队的担当,都详实记录了下来。 既然老江说,这首诗是送给她的礼物。 但她也无比确信,江知非前两首惊艳四座的诗,必然是提前准备好的。 而站在书案前的甄申申,看着大屏幕上的诗,表情则有些欲哭无泪。 她手持麦克风,遥遥看向,坐在观礼台最边上的张教授: 曹诚腾地从沙发上站起,神情激动到不能自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过看到小雨有些焦急的小表情,他不禁面露宠溺之色,将毛笔笔尖蘸了蘸墨水。 接着,江知非在重新铺好的宣纸上,提笔写下两个大字: 而当她和老江,用眼神交流了七八分钟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