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很快,一行具有颜体风骨的楷书,便浮现在纸面之上: 「我有一壶酒」 江知非一开始便注意到,小雨脚上穿着双米白色的高跟鞋。 这让近在咫尺的江知非,眼神中不禁流露几分沉迷之色。 可这并不代表,参赛者可以糊弄啊! 啪啪啪的鼓掌声,在体育馆内响了起来。 感受到来自观礼台那边的目光,路朝雨暗暗瞪了江知非一眼,嗔怪老江给她出难题。 即便江知非对文玩了解的不多,但也能判断出,桌上摆的这些并非便宜货。 请评委老师们进行点评,并说出你们的决定。” “这首诗是我送你的礼物,也希望你是第一个,看到它的人。” 路朝雨有些愕然地抬头,如星辰般明亮的双眸里,半是欢喜,半是感动。 尤其是曹诚,惊讶之余还带着几分欣喜若狂。 像极了某些拔吊无情,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臭男人。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书本里的诗词具体好在哪儿。 当计时器的数字,刚好变为03:00时。 他知道江知非写诗很强,但却没想到竟强到如此地步。 而江知非写的这首五言诗,恰恰就具备这种特质。 她写的这首七言四句,和前一首诗的水平,其实相差不大。 有四五个评委已经转过头去,不愿再看向大屏幕, 他们似乎已经预料到,江知非最好的情况,无非写出一首打油诗。 可惜,他还是成了宋门弟子,真是遗憾……” 毕竟这位张教授和她不怎么熟。 但却不可否认它们的好。 江知非以十比一的巨大优势,顺利拿下了第一回合的比赛胜利。 它们最迷人之处,便在于读完之后,会令读者不自觉地赞叹。 「秋」、「雪」。 可重新走到案台前的江知非,却用眼神示意小雨: 你要是不乖乖坐着,那我可没心思继续写诗。 但紧接着,便是如海啸般澎湃的掌声。 也许由于时间紧迫,亦或甄申申恰好押中了题目。 另一名身穿旗袍的礼仪小姐,向观众与摄像机展示了下卡片。 姜绛话虽如此。 女主持等对方点评完后,询问说: 听到女主持的声音,观礼台上的评委们,或多或少都露出些苦笑。 通过现场大屏幕,看到甄申申作诗全程的评委们,也暗暗点了点头。 而领导取出的两张卡片上,同样各印着单独的一个字: 虽然江知非第一句写的非常直白。 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看的楷书。 “我这一票,投给江知非同学。” 甄申申:…… 在第一回合结束后。 女主持如先前那般,依旧慷慨激昂地举着话筒说: “下面我宣布,倒计时十分钟,第二回合正式开始!” 高跟鞋这东西,穿个一时半会儿还好。 距离第一回合结束,只剩下不到四分钟。 面对老江近乎霸道总裁似的宠爱。 无一例外,他们都将票给了江知非。 满分50的话,甄申申这首七言诗,应该能拿到个42分左右。 之前我还邀请过他,来做我的研究生。 路朝雨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底却是美滋滋的。 在场的评委们,都是文学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最为爱惜名声和羽毛。 路朝雨俏脸微红,下意识想要站起来。 工作人员迅速去而复返,将一把古色古香的太师椅,搬到了江知非身后。 可凡事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江知非伏案,笔走龙蛇般用楷书写下了第一行诗。 写大白话算怎么个回事。 这也可以看做比赛难度的升级。 此起彼伏的‘哇哦’感慨声,在四面八方的观众席上响起。 「忽有故人心上过 回首山河已是秋 两处相思同淋雪 此生也算共白头」 这两首诗都出自网络,前两句应该是古人所写,后两句则为当代大神之作。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