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万历想了想,随即耐心教导道:“父皇给你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就发生在大明。 你应该知道,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大明天军那就是天下无敌,而且洪熙朝和宣德朝的时候大明就已经进入太平盛世了。 这就跟你即将继承的大明几乎一模一样,父皇必定会打造一个强盛无比的太平盛世交给你。 你应该也知道,那一次盛世在继位的英宗手里持续了多久。 十四年时间,强盛无比的大明就在土木堡之变中离奇大败,盛世不再! 土木堡之变,将近五十万京营将士为何会败给仅仅三万瓦剌骑兵呢? 这就是教训,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文官为了争权夺利而忽悠仁宗宣宗息兵养民。 你有强盛无比的京营,他们就说反正没仗打,集结京营将士还要花费巨额的粮饷,还不如用这些粮饷来养民。 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就是让京营将士全部去种地,自己养活自己! 这就是他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为国为民,他们是真的为国为民吗? 你信了,那就完了。 这点以后你也要注意,真正为国为民的官员不会老在你跟前喊叫为国为民,真正为国为民的官员只会闷头去做。 但凡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的官员,那十有八九都是别用用心的。 这个暂且不说,我们回到土木堡之变,文官息兵养民之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将近五十万京营将士那就跟不会打仗一样,连三万瓦剌骑兵都干不过。 他们哪怕每年集结起来操练一个月都不会是这结果啊。 息兵养民,京营将士根本就没有集结操练过,这就是土木堡之变惨败的主要原因。 所以,哪怕你拥有强大到天下无敌的武力,他们也能利用各种借口废了你的武力。 还有,你不要以为瓦剌是莫名其妙打过来的。 他们打不过你,那就会想办法引敌人来打你。 瓦剌部与大明之间还隔着鞑靼部呢,还隔着瀚海呢,瓦剌部为什么莫名其妙集结大军跨越数千里打到大明来? 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可是暗地里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瓦剌派来的朝贡使者莫名其妙被扣押,这并不是先帝英宗的意思。 先帝见过瓦剌朝贡使者后便赐下财物让其回去了,是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勾结边镇将领将瓦剌的使者扣押,也先讨要使者,他们还不放。 又比如,瓦剌跟大明本来是朝贡关系,瓦剌通过朝贡大明从而获取朝贡贸易和大明的赏赐。 那些文官不但把瓦剌的朝贡使者扣押了,把先帝英宗的赏赐全吞了,还私自中断了朝贡贸易,瓦剌想要买生活必须得锅碗等物品都买不到。 他们在内部废了天下无敌的京营,又不断挑衅已然归顺大明的瓦剌部,这才是瓦剌部不远数千里打过来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英宗太宠信太监王振了,堂堂大明皇帝竟然尊称一个太监翁父,而且对其言听计从,简直丢尽了老祖宗的脸! 这点你也要记住,敢把太监当爹的,哪怕是你的嫡长子,你也不要让他继承皇位。 王振瞎指挥,可以说也是土木堡之变中大明惨败的原因之一。 这个王振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不过,这家伙能手掌朝堂大权将英宗玩弄于股掌之间那也是有原因的。 至于到底什么原因,这个跟王振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读书人记载的史料中就故意不记载王振原来的身份。 王振其实也是读书人,而且还有功名在身,至于是秀才功名还是举人功名,那就因为读书人故意不记载,现在都搞不清了。 还有一点,王振不但有功名在身,而且还有妻儿,他为什么抛下一切自阉入宫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