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很清楚,壮丁一开始打仗是不行,不过,经过几场大战之后能活下来的那都能堪比武士组成的精锐了。 这一次还正好让壮丁冲前面去吸引敌人的火力,把全罗道外围的壕沟全给破了,破完壕沟还能活下来的壮丁那就是精锐! 丰臣秀吉终于下令开始抓壮丁了,他抓的还就是九州和四国的壮丁,而且一抓就是十万。 他这边才刚开始抓,李元盛留在平户的亲信便悄摸摸把消息传回大明了。 万历收到消息,当即命人将戚继光给招了回来。 丰臣秀吉还以为戚继光就是明军主帅呢。 这家伙还去琢磨戚继光的战例,想要从中看出明军的战略战术。 万历知道了估计会笑掉大牙。 戚继光是兵马大元帅没错,表面上那的确是戚继光在负责大明与东瀛的大战,实际上战略乃至战术都是他制定的,戚继光只是负责去现场指挥而已。 这次他之所以没有御驾亲征,主要还是怕后方出问题。 大明和东瀛大战,人马那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万,光是每个月消耗的粮草那都不得了。 更何况大军打仗还要消耗弹药、火油灌和轰天雷等等,将士们也不能光吃干饭,他还想改善将士们的待遇。 这些都要消耗海量的物资,他如果不在京城坐镇调拨物资,一旦物资出问题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前面在大战,后面故意拖后腿的多得是。 历史上就有不少出名的案例。 比如,天启元年,大明正跟后金在辽东大战,负责筹集转运粮草的河南左布政使冯盛明突然乞休,巡抚不准,这家伙竟然直接跑了,而且,大战期间他人都不知道跑那里去了! 后面,辽东之战明军大败,这家伙又出现了,这其中猫腻太大了,大明灭亡之后其子冯铨竟然当上了大清的内阁首辅! 这些文官为了私利真的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他可不想在率几十上百万大军御驾亲征的时候被这帮家伙从后面捅一刀狠的。 所以,这次东瀛灭国之战他没有去御驾亲征,他就让戚继光代替他在前线指挥。 戚继光可不光是操练人马厉害,指挥作战也很厉害,只要战略战术制定好,让其临阵指挥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这会儿丰臣秀吉都开始抓壮丁了,他们也可以开始收网了,这一网他要将丰臣秀吉派到属国朝鲜的倭寇全部打尽! 戚继光可不知道丰臣秀吉都开始抓壮丁了,他还在居昌指挥作战呢,所以多花费了两天时间才回京。 这天还是酉时许,天将擦黑,他才进宫,来到专门摆放地图的军机殿中。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郑重道:“丰臣秀吉开始抓壮丁了,抓的就是九州和四国的壮丁,而且这一次要抓十万壮丁去属国朝鲜增援。 我们一把能吃掉这么多的倭寇主力已经差不多了,属国朝鲜那边可以开始准备收网了。” 戚继光闻言,脸上并没有任何激动之色,相反,他还满脸凝重的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次他们网的可不是几千倭寇,也不是几万倭寇,而是几十万倭寇! 古往今来,歼敌几十万的大战那是屈指可数。 历史上歼敌最多的就是长平之战,那时候的秦军也就歼灭了四十万赵军。 这一次他们要歼灭的倭寇四十万都不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