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内阁大学士沈一贯走了。 内阁首辅沈鲤又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沈鲤便小心问道:“万岁爷,微臣斗胆,这会试主考官和同考官万岁爷可选好了?” 丰臣秀吉是真会挑时机啊。 万历二十年正好还是个会试和殿试年,开春的时候大明正举行会试和殿试呢,殿试之后三百多个进士还要安排职位。 大明朝堂那是忙得很,哪有空管什么东瀛入侵属国朝鲜。 丰臣秀吉这家伙看似狂妄自大,实则心细如发。 后世的东瀛历史学家辻善之助研究出来的结果就是:一般人都认为,丰臣秀吉是非常豪放粗狂的英雄,但从其事迹来看,丰臣秀吉出兵而行征伐之事皆有周到绵密之思考。 历史上万历二十年的时候哱拜之乱闹得正欢,播州杨应龙也被逼得快要造反了,他就算准了大明派不出多少兵力来支援属国朝鲜,这才悍然发动入侵。 那时候大明是真的没什么兵力去支援属国朝鲜。 这时候却不一样了,什么全力征讨土默特部,什么防着土蛮和女真诸部,那都是假象。 万历就等着丰成秀吉打过来呢。 这会试和殿试他就算是不管也没事。 当然,表面上他还是要装一装的,他要装作极度重视这次会试和殿试。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琢磨道:“你觉得让礼部尚书吕坤来出任主考官,让兆隆来出任同考官怎么样?” 那可太好了,吕坤可是他同乡知交,而且文科会试和殿试正是礼部负责张罗的,让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来主持那是恰到好处。 沈鲤连连拱手道:“万岁爷英明。”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那就让吕爱卿和兆隆过来商议一下,这会试和殿试到底怎么搞。” 这个还需要商议吗? 大明的会试和殿试都搞了两百余年了,不是一直这么搞的吗? 沈鲤闻言,那都有点莫名其妙。 没过多久,礼部尚书吕坤和礼部侍郎朱国祚便联袂而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郑重道:“吕爱卿、兆隆朕准备让你们主持这次会试,你们说,怎么能把这次会试搞得隆重一点?” 啊? 隆重一点是什么意思? 会试不就这么搞吗? 吕坤和朱国祚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这是没听懂吗? 万历见状,细细解释道:“朕的意思是要让所有人都以为朕很重视这次会试,我们尽量办热闹一点。” 这会试就是做文章啊,没声响最好了,还办热闹一点? 如果真热闹起来了,还怎么做文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