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赤水河疏通了。 水师战船蜂拥而入,拉来了不知多少粮食和物资。 河岸两边的山坡上已经有数不清的屯卫在砍树伐木了。 那河边一架架水车和一个个作坊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茅台卫的城墙那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型。 原来在这边疏通河道的十余万土司兵则被李化龙拉到乌江流域疏通河道去了。 金陵龙江洲宝船厂也正为这边赶制一百料两百料的快船。 云贵川行都司的开发方兴未艾,周丹泉这家伙竟然也赶来过来。 他其实就是来送酒瓶样品的,很多东西在书信里说不清楚,他只能亲自跑过来向万历请教。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便赶到了茅台卫码头。 万历这会儿也正在茅台卫码头旁新建的水车作坊里跟永年伯王伟商议坐酒瓶的包装盒呢。 他们决定用楠木做,因为这东西做出来的盒子是最好的。 古籍中就有记载,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坚如铁石,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当然,什么百丈之干,生肉放里面几天都不会坏,这些都有点夸张了。 不过,巴蜀的山地里楠木是真的多,十几丈高的楠木还是有很多的,几十丈高的也有,就是比较罕见而已,至于上百丈的,或许以前有,现在是寻不到了。 他们之所以选择用楠木做盒子,倒也不是在浪费材料,因为装酒瓶的盒子也就几寸大小,而且,厚度也就寸之十一就够了。 这么小这么薄的板子相对于十几丈乃至几十丈长的楠木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做家具锯下来的边角料都不知道能做多少,一点都不浪费。 他们正商议包装盒做成什么样式呢,周丹泉已然抱着个瓶子疾步走进来了。 万历接过酒瓶一看,不由哭笑不得。 这瓶子看上去倒是相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淡蓝色的瓶身,闪耀着如同琉璃般的光泽,烫金的大字,看上去古朴而又高端。 问题就是,这就是个缩小版的酒坛子,圆鼓鼓的。 他想了想,随即双手抱瓶比划道:“周公,这酒瓶做这么鼓,倒酒不方便,得双手抱着倒,加工也不方便,得手工加工,没法用模具压出来。 你得做成单手能抓住的圆筒状,这样倒酒才方便,你知道吗? 还有,我们要做的酒瓶可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十个八个,而是几十万个甚至几百万个,你得考虑用模具压制,你知道吗?” 周丹泉闻言,恍然道:“万岁爷,您的意思是做成新式火油罐那种样式吗?” 呃,你把个酒瓶做得跟爆破筒一般怎么行呢? 这会儿锯床的大平台上正好还有笔和纸。 万历直接拿起工笔在稿纸上比划道:“你得把酒瓶做成这样,下面是圆筒状的,上面得收口,把口收到寸许大小,这种瓶子能用模具压出来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