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根本就不合规矩啊。 会试和殿试那都是在京城举行的,不管文科武科。 大明朝两百余年了,还从没在京城之外举行过会试和殿试呢。 小皇帝竟然让武举人去塞外举行会试和殿试,这也太荒唐了。 会试就不说了,就说殿试。 塞外能有宫殿吗? 你那能叫殿试吗? 问题小皇帝就不在京城,他们想“劝谏”都没办法劝谏。 至于闹事,他们可不敢跑塞外去找小皇帝闹,小皇帝身边带着几十万人马呢。 而且这小子叛逆得很,动不动就砍人,到时候脾气上来了,逮着他们全砍了,他们可就白白枉送了性命。 所以,这么荒唐的奇葩事,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任由小皇帝胡来。 这次参加会试的武举人闻讯,却是兴奋的不行了。 他们前来参加武举会试说白就是为了能领兵打仗,建功立业。 现在的军功奖励可不得了,只要能领兵上战场,那就有机会封侯进爵。 这会儿京营和边军将士正在塞外和北虏大战呢,指不定会试和殿试完他们就能率军建功立业乃至封侯进爵了。 武举人那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坐上了蓟州镇的粮车,直奔大同镇而来。 那些武举人才刚刚坐上蓟州镇的粮车出发,戚继光那都已经率神武营和神枢营将士赶回龙城卫了。 他就没推进多远,万历让他尽量慢慢推,拖延时间,他半个多月也就推进了四五百里,回来自然是方便得很。 九月初一乙未,酉时许,龙城卫西面便响起一阵滚雷般的马蹄声。 数万神武营骑兵和上万辆神枢营战车排成三条长龙,迤逦而来,那一杆戚字大旗当先,在风中高高扬起,看上去着实威武。 龙城卫北门的城门楼上,万历举着望远镜看着骑兵和车兵整齐的阵型,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戚继光领兵那着实有一手,特别是排兵布阵,就算是行军途中那都整整齐齐,丝毫不乱。 没过多久,戚继光便疾步走上城门楼。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郑重道:“元敬,武举会试的时间就要到了,我们也该出击了。” 这话貌似有点矛盾。 武举会试就要到了,不好好在这里办武举,为什么要出击呢。 戚继光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