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问题,商量这个也不用叫上李时珍父子和万氏兄弟吧? 他们是医户出身啊,对这个一窍不通。 万历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细细解释道:“我们这次出征路途遥远,需要的时间也不是一点点,而大战中难免会出现人员伤亡和武器装备损坏。 如果我们把受伤严重的将士送回来医治那十有八九会死在路上,损坏的武器装备那更是难运回来维修,特别是战车和粮车,如果烂到拉不动了,那就只能丢战场上了。 这对于我们持久作战是很不利的,所以,这次出征朕想把医户和匠户都带上一点。” 哦,原来是出征要带医户和匠户啊。 这个并不奇怪,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大军出征还带着专门的军匠呢。 众人闻言,那都不由满脸恍然的点了点头。 万历紧接着便问道:“元敬,你估摸着这次大战会有多少伤亡,尽量以最大的数量来算。” 这个。 戚继光琢磨道:“万岁爷,微臣就以万人规模的敌人来算吧。 现在京营的实力算是可以了,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光是击败万人规模的敌军,那估计不会出现阵亡,受伤的将士应该不会超过一百。 如果我们要歼灭上万敌军,那估计阵亡将士会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受伤的将士恐怕会上千。” 这点他也相当的小心,他不把敌人具体的数量说出来,别人就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谁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也故意大概道:“那我们就算十万敌军吧,按最大的数量来算,那会出现上万受伤的将士,李神医、万神医,你们觉得医治和照顾这么多的受伤将士需要多少医户?” 李时珍父子和万氏兄弟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作答。 这个谁知道啊? 最后还是经验最为老道的李时珍开口问道:“万岁爷,这得看重伤和轻伤的将士各有多少啊。” 万历闻言,很是干脆的看向戚继光。 戚继光不假思索道:“重伤的将士一般不会超过一成。” 那这个就比较的简单了。 李时珍估摸道:“战场上一般都是外伤,如果我们带上足够的金疮药,那一个医户随随便便就能医治几十个上百个轻伤的将士,至于重伤的将士,一个医户照顾四五个重伤的将士应该是没问题的。 如果受伤将士是一万左右,微臣以为带上两百医户应该是足够了。” 那就算两百吧。 万历缓缓点头道:“嗯,这次我们就带上两百医户和两百匠户,其中木匠和铁匠各一百,现在我们就来商量一下,医户和匠户用的马车应该做成什么样的,国丈你先说说匠户的马车应该做成什么样的。” 这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