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果然,没有什么比抢来的更快了。 养马那最少得五年,而且还得有足够的母马才行。 这用抢的,不到五天就是两万匹战马啊。 接下来去哪个部落抢呢? 土默特本部和达拉特部好像还都不好搞,这帮家伙把主力几乎都集结在清水河北面的前套平原了,光是骑兵就有三万左右,那步卒更是有五六万。 而且前套平原还有座归化城,如果人家集结五六万步卒守城,让剩下的三万余骑兵在外围骚扰,断粮道,那都不知道能不能攻下来。 怎么办呢,难道先用水师战船将人马拉到后套平原,给他们来个中间开花? 他正琢磨呢,一骑飞至,宣府镇传来消息,土默特部请求和谈! 这是被打怕了? 北虏也有怕的时候吗? 当然有。 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那都不是大明怕北虏,而是北虏怕大明。 那时候他们就被打怕了。 洪武朝三十余年,明军出兵塞外十多次,永乐朝二十余年,明军出兵塞外六次。 也就是说,每隔两三年,明军就要去干一次北虏。 那时候的北虏真的是看到明军就怕。 但是,后面的仁宗和宣宗相信了文官的鬼话,讲什么仁义道德,息兵养民,重文轻武,十余年时间,大明武功就废的差不多了。 然后,英宗即位,土木堡之变,三四十万京营精锐死伤殆尽,自此就变成明军怕北虏了。 自那时开始,就变成北虏入寇了,而不是明军出塞。 河套也渐渐变成了鞑靼牧马之地,原本被明军征讨得连瓦剌四万户都干不过的鞑靼左右翼六万户也渐渐崛起。 俺答汗入主河套之后更是接连出现贪官污吏通敌卖国,嘉靖二十七年,力主收复河套的曾铣被斩,严嵩父子掌控朝堂大权。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俺答汗率军杀入京畿,饱掠而去,无人能敌。 所以,听文官的,讲什么仁义道德,重文轻武,息兵养民,那就是找打。 北虏从来就是打服的,不是讲道理讲服的。 万历如同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一般逮着北虏一顿暴打,北虏就怕了,跑来求和了。 和谈那自然是不可能和谈的,让北虏占着河套,大明迟早跟宋朝一样完蛋。 不过,万历却想玩一玩北虏,用计来收复河套。 他收到消息之后,立马命戚继光派人将两万匹战马送到避暑山庄。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上万锦衣卫和上万禁军打马直奔宣府镇而来。 避暑山庄其实距离宣府镇还不到两百里,出了避暑山庄,过了怀柔和昌平那就是宣府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