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靖难之役,才是平保儿大放异彩之时。 那当真是给老四打的无比酸爽。 甚至于有几次,老四都险些被平保儿给解决。 既然知道了平保儿很有能力,那么这辈子重新来过,朱元璋自然而然要改变上辈子时的做法。 对其委以重任,给他机会,让他成长,好好的为大明出力。 父子几人坐了下来,朱元璋和他们拉着家常。 文英这孩子,当初被自己收为义子时只有八岁,平保儿当初被自己收为义子时,也只有六七岁。 转眼间便都已经长这么大了。 时间过得还真快。 和他们拉了一会儿家常后,朱元璋准备转入正题,给他们说这次让他们前来的用意。 结果这个时候门口,却有人自外面径直走了进来。 能在这个时候,不经通禀就能走进武英殿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朱标,另外一个就是马皇后。 朱标已然在此,那来人的身份是谁,自不必多言。 “哈哈,你们两个臭小子,可算是回来了! 回来了也不到娘那里去坐坐!” 马皇后笑得很开心,满脸慈祥。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响起,平安沐英两人宛若屁股上装了弹簧一样,蹭了一下就跳了起来,转头望去。 看到这个熟悉,却老了一些的身影,无比激动,眼眶都不自觉的湿润了。 早年的日子苦,睁不开眼的那种苦。 元末乱世,就是一个吃人的时代。 无数成年人尚且朝不保夕,死于非命,就更不要说是他们这些孤儿了。 若非是遇到了陛下和皇后娘娘,把他们收为义子,他们只怕早就已经成为了白骨。 不知在哪处荒草丛中静静的腐烂。 皇后娘娘心善,待他们这些义子,也都特别的好。 说是义子,可皇后娘娘对待他们,和亲儿子也没什么区别。 皇后娘娘是他们在那吃人时代里,为数不多的亮光,若没有皇后娘娘,他们都不敢想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在他们的心里,皇后娘娘就是亲娘一样的存在! 这个地位没有人能够取代。 “臣见过皇后娘娘!” “拜见皇后娘娘!” 沐英平安两人抢步上前,纷纷对着马皇后躬身行礼,情绪激动,特别的尊敬。 马皇后已经快步走到他们跟前,一手拉着一个,脸上带着一些嗔怪道:“叫什么皇后娘娘?喊娘!” 见到沐英和平安两人有些迟疑,她再度开口,带着一些故作生气:“咋?现在长大了?都不认我这个娘了?” 他们两个,又怎么可能会不认这个娘? 实在是自从义父登基当了皇帝之后,身份上面就有了差别。 终究君臣有别,哪敢胡乱称谓? 这个时候,听到皇后娘娘这话后,却也顾不得太多。 “娘!” “娘!” 沐英和平安两人出声喊道,带着些许颤音。 一声娘喊出,两个已在沙场上征战多年,早就被历练出来的人,都是控制不住情绪,眼泪夺眶而出。 这个时候的他们,哪里还是在沙场之上冲锋陷阵,斩敌酋,踏敌躯,长驱猛进的将领? 就是两个很寻常的孩子。 见到母亲的孩子! “哎!” “哎!” 马皇后用力的答应了两声。 这两声娘,听的她满脸都是慈祥的笑,真舒坦。 “这才对嘛!别被那些繁文缛节所束缚! 在娘这里,你们永远都是娘的孩子!娘也永远是你们的娘!” 沐英平安两人泪眼婆娑,用力点头。 眼睛眼泪不受控制的往下流。 朱元璋看着这样的一幕,也禁不住心生感慨。 妹子就是这样的好,这样的待人真诚。 她待很多人都好,在妹子这里,哪怕是百炼钢,也能化作绕指柔。 马皇后拿出手帕,依次给沐英,平安两人擦拭了眼泪。 而后拉着他们坐下,开始拉家常。 有了马皇后的加入,气氛变得更好。 朱元璋也不着急着谈事情了,就在这里笑着和妹子,自己家标儿,文英,保儿几人,在这里说起往事。 思绪都被拉回了往昔岁月, 原本,有一些模糊的记忆,也随之清晰了很多…… “你们一人几个在这里坐,我去给你们做吃的。 今天中午和晚上都不许走,咱们好好在一块聚聚,都尝尝娘的手艺,看看有没有进步。 这些年来,你们一个个都大了,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天南海北分布到了各个地方,很少能凑到一块儿。 这次你两个能回来,娘高兴!” 拉了一会儿家常后,马皇后站起身,对沐英和平安出声交代。 一直到这个时候,她才将沐英和平安两人的手给放下。 沐英,平安笑着点头,从心里面往外按透着欢喜和感动。 “皇后……娘,您随便做点就行,可千万别做太多,别累到您了。” 沐英出声说道。 “对!对!娘随便做点就行。我就喜欢吃娘烙的大饼,只要烙个饼就行。 娘烙的大饼配上新鲜的葱,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谁烙的饼,都没有娘烙的饼好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