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南郊圜丘,随着皇帝这一句话的说出,在场竖耳倾听皇帝下罪己诏的人,不论文武,全都齐齐一怔,心神巨震。 继而无数人猛然抬头去看皇帝。 却是惊愕之下,已然顾不得去考虑太多的礼法。 皇帝说的什么? 出现日蚀这等天象,竟然全都是官吏上下勾结,贪赃枉法所至? 这就是皇帝下的罪己诏? 这是下罪己诏吗? 这分明就是在推过于臣子! 话说,不是没有人想过,皇帝在下罪己诏的时候,会再度弄出一些新花样。 中都城下罪己诏的时,皇帝就曾抛开写好的祭词,满嘴大白话的认错。 并非常不合礼制的向百姓亡魂下跪,认错。 这一次,不少人做好了听皇帝大白话下罪己诏的准备。 别管是不是大白话,只要皇帝是在下罪己诏,是在认错就行。 经历了中都一事后,众多对于皇帝祭天下罪己诏的要求,一下子就降低了很多。 可谁能想到,都已经把要求降低到这种程度了,皇帝一开口,还是再一次突破了众人对他想象的极限! 从未见过,在下罪己诏上,如此胡作非为之人! 刘伯温震动之余,心中的那点疑惑尽数消失。 就知道上位不会就此低头的,怎么可能因为区区日蚀,以及这些人的鼓噪,就真的下罪己诏认输? 罪己诏这事,上位可以自己下,却无人能逼着上位下。 如今这猛然出现的转折,果真是充斥着上位强烈的个人风格。 李善长暗自叹口气,这等杀伐出来的帝王,岂能那般好欺? 天人感应这一套,董仲舒弄出来之后,连当时汉武帝都关不住。 隔着了一千多年,想要用其束缚当今皇帝,岂不可笑? 连自己之前汇集天下官员的力量,向皇帝施压,尚且被皇帝轻易击破。 这些人想要借助这区区天象,就让皇帝屈服,又怎么可能? 这等雄主,是不接受威胁的! 一念及此,李善长心中念头更加坚定,自己确实需要一直追随着皇帝的步伐走下去了。 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陛下,此祭词不合规范,严重失真,请陛下暂止!” 一片寂然无声中,宋濂忽然出列,出声劝阻。 宋濂这等人物开口后,立刻有人受到鼓舞。 也立刻跟着出列道:“陛下下罪己诏,岂能当着苍天的面,把罪过推给臣下? 此等行为,岂非圣君所为? 又岂能瞒得过苍天?” 开口这人,乃是工部郎中王凯。 朱元璋对于氛围的变化,以及这些人说的话,充耳不闻。 保持着行礼的姿势,继续开口: “官员等失德,致干天和。 代臣僚属,谨以牺牲玉帛告祭于天,恳祈上苍止怒,消弭灾异,佑我大明国祚永延,山河宁泰,兆民得安。 伏惟飨之!” 朱元璋声音落下,满场寂静无声。 只有清风拂过,卷动旗角。 特意被喊过来,顶替中书舍人王敏来执笔的宣传使罗贯中,菊花眼放光,下笔如有神助! 他觉得,曹操的形象更加丰满了,今后动笔写出来的,肯定比之前更加动人! 太子朱标满心焦急,数次以目示宋濂,让老师赶紧退回去。 可宋濂此时却像是根本没有见到一样,依旧执拗的站在这里,一动不动。 在其侧后方的工部郎中王凯,也站立不动,腰杆挺的笔直。 只觉此时此刻,自己肩负圣人使命,为天下官员发声,维护儒门正统。 乃是极其正义的事。 御史大夫陈宁,悄然间望向丞相胡惟庸,带着征询之色。 胡惟庸微不可觉的摇了摇头。 剩下群臣中,有不少人都有意动,想要出列站在宋濂身后。 只是,想想不久之前发生的空印案,那些跟着胡惟庸一起出列的人,被皇帝一网打尽,尽数株连,无数人都被皇帝拿捏的事,终究还是忍住了。 因此,此时场中只有宋濂和王凯二人出列,显得非常显眼。 罗贯中看着此幕,不由想起自己所写三国演义,太史慈要去抓孙策,只有一个曲阿一小将大声叫太史慈真英雄也,吾可助之。 而后纵马随太史慈而去的场景。 和此时何其相似? 当然,只是对事不对人。 和太史慈等人的英雄气相比,宋濂,王凯二人此时的行径,真令人不耻。 嘴上说的正气凛然,暗中也不知道有多少的小九九。 也就是当今陛下,圣文神武,天纵之才,手里面握着刀子,又敢真的杀人。 不然,此时跳出来进行质问的,绝对不止宋濂两个。 必然会是犬儒群起而攻之的场面。 也肯定会有一些人,故意做出此等事情来邀名。 还好当今陛下是真的会杀人,才能有效阻止更多的这等厚颜无耻之人的出现。 一丝不苟的做完相应礼仪之后,朱元璋转过身来,一步步走向圜丘边缘。 立在高台之上,手按汉白玉栏杆,居高临下,望向群臣。 从众官员身上,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情绪。 有愤怒,有震惊,有不敢置信,有屈辱,有敢怒而不敢言。 亦有面无表情,亦或神情振奋,带着解气之人。 朱元璋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本就伟岸的身躯,此时显得越发挺拔伟岸。 气氛越发凝重。 他目光落在了显得鹤立鸡群的宋濂,以及王凯二人身上。 “怎么?觉得咱说的不对? 咱不觉得咱说错了。 咱自起兵以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再复我汉人河山,努力弥合南北。 咱废除元末苛政,重整秩序,明律法,约束文臣武将,恢复民生,壮我华夏。 多年以来,从未懈怠。 大明立国八年来,肉眼可见,正在变好。 虽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为了这大明,为了这江山,咱是呕心沥血,干出来的成果也不差。 老天凭什么要以日蚀来向咱示警? 咱处置贪官污吏,处置的不对? 贪官污吏不该杀? 是行省不该废除,朝廷不该集中权? 还是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对? 这天变不该应兆在众多贪官污吏身上,不该应兆在居心叵测,无国无华夏,无天下苍生,无历史责任,只有门户私计的人身上? 让咱下罪己诏?下恁娘的头! 咱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朱元璋立于圜丘之上,站在这理论上最接近上苍的地方,发出灵魂拷问。 这话,他说的理直气壮。 和自己这个皇帝比起来,这些蝇营狗苟之辈,有何面目指责自己,让自己来下罪己诏? 且不说在现代生活十五年,知道根本没有所谓的天人感应,日蚀乃是正常现象。 就算真的是有天人感应,他今日也一样敢这样说! 罗贯中眼中异彩连连,运笔如飞。 今后写诸葛亮骂王朗时,或许可以从今日事情上找点灵感,借鉴一二。 尤其是最后这句,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是真带劲。 必须要写上! 群臣之中,诸多人心神震荡,一些人甚至于双腿发软,想要跪在地上认错。 谁能想到,皇帝居然这般强势,连日蚀这等天象都拿捏他不住。 居然敢专门汇集官员,祭天时说出此等话。 原来,日蚀发生之后,乃至于有揭帖出来,皇帝不在第一时间处置事情,并不是因为在犹豫,在害怕。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而是皇帝故意要让事情闹大,然后再在这个时候,来上这么强势一击! “陛下,您有些话言之有理,但事情不是这么做的。 自汉孝武皇帝下轮台罪己诏后,历代帝王下罪己诏的不在少数。 向来都是罪己而已,从未有人代臣子下罪己诏。” 一片安静之中,宋濂开口打破了沉默。 朱元璋看了宋濂一眼,这样的老古板,沉浸了快一辈子儒学之人,想要扭转其观念,是真不容易。 以往打天下,和治理天下时,这样的人可以为助力。 可等到进一步前行时,以宋濂为代表的这些人,又很容易成为阻碍。 朱元璋准备开口说话,却听得一道声音已经先一步响起。 “以往没有皇帝这样做,上位就不可以做了吗? 在武帝没下轮台罪己诏之前,还从没有帝王下过罪己诏。 上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我大明开创之君,论起功业,古之明君,又有几人可比得上上位? 上位做出一些开创之举,又有何不可?” 却是韩国公李善长越众而出,对着宋濂开炮。 依照宋濂如今的身份地位,以及在士林之中的影响力,很多人都不敢和他对着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