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江山是皇帝的江山,是他亲手打下来的江山,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无数极其激烈的想法,在脑海之中疯狂的涌动,让李善长的脑袋都在止不住嗡鸣。 如此过了一阵儿后,他忽然的露出自嘲的笑容。 原来,自己以及这天下众多的人,都想错了! 都觉得皇帝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叫花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特别不容易。 纵观古今,都不能再找出来一个,出身比当今皇帝还要低的人了。 因为以前受过穷,而今坐上这个位置了,就会越发的在意皇帝的宝座,会处处小心,怕磕着碰着了。 所以,用天下大势这些来胁迫皇帝,和皇帝说话是很好用的。 可直到现在才突然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皇帝居然丝毫不在意这众多的瓶瓶罐罐,丝毫不怕磕着碰着。 甚至于抱有再度脱下鞋,回到光脚的状态,把这一些都给砸碎,再度重塑天下的想法与决心! 面对这样一个开国皇帝,谁还能威胁到他? 谁还能用天下局势来胁迫他? 谁还能迫使他低头? 之前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当真是可笑啊! 自己跟了皇帝这么多年,一直一来,都觉得对皇帝特别的了解,能精准的摸到皇帝的脾气。 觉得天底下比自己了解皇帝的人不多。 可是现在,才忽然间发现,自己对皇帝那是一点都不了解! 早知道皇帝有这么大的魄力,如此大的决心,还保持着当年叫花子的心态,自己说什么都不会做出这些举动来! 不光是李善长,就连朱元璋身边站着的朱标,此时都被自己父皇说的来的话给惊到了。 但在被惊到的同时,又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将他给笼罩,让他发自内心的为之震撼,为之敬仰! 不愧是自己父皇,不愧是从最底层一步一个脚印杀出来的人,说这话就是有底气。 这种大魄力,大概是自己这辈子都学不来的。 也是宋先生这些人,永远无法教授给自己的! 武英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但朱元璋并不准备放过李善长,他向前一步,手握天子剑,望着李善长再次开了口: “咱准备回濠州城,重新再打一遍天下,老李,你跟,还是不跟?” 原本朱元璋只是准备自己这里动手,处理这次大案,并趁机好好清理一下地方,斩断李善长和其百子千孙之间的联系。 并没有想着让李善长干这些事。 可谁让李善长这家伙,非要大半夜的过来叩阍呢? 自己让人把他给撵走,让他别在这里烦自己。 可这家伙居然敲了登闻鼓,逼得自己不得不见他。 既然把登闻鼓都给敲响了,既然非要赶着送上门来,那自己要是不送给他一些惊喜,着实太可惜了。 都对不起李善长的这份苦心孤诣。 整脑袋嗡鸣不止,被朱元璋先前说的话,给惊得魂不守舍,思绪乱飞的李善长,闻听朱元璋这话,身子再度为之猛然一颤。 整个人都不好了。 像是被一柄无形的利剑,给直接贯穿了神魂。 本以为先前听到的重回濠州城,再打一遍天下,就足够让人震撼的了。 哪能想到,此时皇帝居然还有更让人震惊的话! 居然直接当面向自己询问,自己跟不跟! 这不是直接把自己,给逼到了墙角吗? 看起来只是在问跟不跟的问题,可实际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所代表着的东西可太多了! 是一个关乎自己未来,乃至于还有没有未来的问题。 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皇帝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自己脸上。 不跟的话,就意味着自己和皇帝之间,再没有了任何缓和的余地。 这个裂痕,这辈子都不可能恢复了。 甚至于就看皇帝此时的表现,借助着这次将要掀起的大案,把自己都给一网打尽,一并解决了都不是不可能。 以往自己为什么有恃无恐,敢和皇帝这般叫板? 就是觉得自己功劳大,资格老,手里面握着的力量也足够大。 皇帝就算是看不惯自己,也得忍着,不敢真的拿自己怎么样。 可现在,一个中都城,再加上一个正在办的空印账册,接连两个案子下来,直接就把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力量,给弄没了个七七八八。 又感受到皇帝此时的气势,李善长是真的慌了。 真觉得皇帝可能会动手结果了自己! 可要是选择了跟皇帝,那就意味着,需要在很多事情上做切割。 长远的不说,单单是眼前正在发生的空印大案,自己就避无可避。 必然要按照皇帝之前说的那样行事。 由自己亲自动手,把这些地方官员们给解决了! 这等事情一旦做出来,那就是自绝于天下! 谁还会再跟着自己这个韩国公干? 再想如同之前那般呼风唤雨,地位超然,左右天下局势,根本就不可能了。 这是要把自己往纯臣的路子上逼。 皇帝太狠了! 当真好手段,好算计! 以往他就知道这个没读过书的皇帝,一点都不好对付,现在发现,自己之前的感觉有着很大的错误。 这皇帝哪里是不好对付?分明就是特别的不好对付! 自己在他跟前,真的不够看! 尤其是想起,本来自己不用陷入到这等两难的绝境里。 现在的这种绝境,还是自己敲登闻鼓给敲过来的后,李善长就更加心塞了。 只想狠抽大嘴巴子,把自己的脸都给抽烂! 什么叫做自作自受啊! 一滴滴的汗水,顺着李善长的胡须低落,顷刻之间,李善长身上的衣衫,就被汗水尽数打湿。 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朱元璋的目光没有从李善长的身上离开,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 看着这个从定远城时,就跟着自己的萧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当初郭子兴带着郭天叙接管了自己的兵马,李善长这个当时自己最为倚重的谋士,自己等了他足足一夜,他都不曾前去见自己。 而是顺势就跟在了郭子兴他们身边…… 朱标忍不住暗自咽了下口水,尽量不让自己发出任何的动静,继续看这场父皇和李善长之间的交锋…… 一阵夜风吹过,李善长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只觉遍体冰寒。 他瞬间惊醒,只觉得像是过去了几年那般漫长。 “上位,臣定然跟随上位! 当初在定远时,臣就认定了上位是雄主。 都一步步走到现在了,又如何能不跟? 臣能有今日,都是上位您给的。 若无上位,臣不过是元末乱世的一个寻常落第秀才罢了。 说不得就死在了兵荒马乱里。 只要上位不嫌臣年老无用,臣定然鞍前马后,竭尽全力为上位效劳,再拼上一把! 纵死也无悔!” 李善长抬起头,望着朱元璋开了口。 一开始的时候,声音沙哑,但说到后来时,却又变得坚定起来,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态。 朱元璋闻言,面上露出笑容来。 随着他笑容的展露,整个武英殿那压抑到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瞬间荡然无存。 “哈哈,咱就知道你老李不会让咱失望,棱角还没有被磨平。 你老李就是咱的廉颇,还能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 朱元璋开心的哈哈大笑,手也很自然的从腰间天子剑上移开,上前几步,亲自将李善长从地上给搀扶起来。 那叫一个热络。 就像是方才发生在武英殿里的一切,都是虚假的一样。 李善长也满脸是笑:“上位,臣之前被东西迷住了眼,被猪油蒙住了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