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胡惟庸与宝钞都提举司的提举赵鼎,说了这么一句之后,便拿着几张制作精美的新宝钞,起身就从中书省出去。 径直前往武英殿,亲自去见皇帝禀告这件事了。 端的是雷厉风行。 任谁看到后,不夸赞一声好丞相。 但刚刚还笑容满面的赵鼎赵提举,这时候却异常心塞,心中对胡惟庸这个丞相,报以最真挚的问候。 连十八辈的祖宗都没有落下。 原因无他,本来他想着亲自前去找皇帝汇报来着。 话说,自从去年设立宝钞都提举司之后,赵鼎就汇集工匠,绞尽脑汁的为制作宝钞而努力。 宝钞这种纸币,需要的东西极其繁琐。 连制作的纸张,要求都非常高。 既要柔韧度,又要结实,还要尽可能做到哪怕遇到了水也不容易烂掉,颜色也不容易掉。 同时,宝钞上的花纹,也需要极尽繁琐,尽量达到让人无法仿制的程度。 但在保证精美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压低宝钞的造价…… 天知道自从接下了这个任务之后,赵鼎为之掉了多少头发。 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弄出来了好几版的宝钞了,但都被皇帝给打了回来,说还是不够好,给出意见让进一步改进。 这最新的一版宝钞,不论是纸张,还是花纹等各个方面,都完全满足了皇帝的所有要求。 甚至于还有所超越。 所以这一次,赵鼎是信心十足。 他按照以往的办事流程,先来到中书省这里,把事情汇报给丞相胡惟庸。 而后就准备经过丞相同意,亲自前去见皇帝,给皇帝送上最新的宝钞,等着迎接来自于皇帝的夸奖。 毕竟前几次的时候,胡惟庸都是让他去的。 可谁能想到,这次胡惟庸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竟是他自己拿着宝钞去见皇帝,把自己这个宝钞提举司的提举,真正负责干活的人给撇下了! 赵鼎要是不在心中,给胡惟庸送去最真挚的问候,那才是怪事! 吃苦受累的是自己,先前拿着制作出来的宝钞,被皇帝打回来重做的是自己。 结果这次终于超常发挥,有十足的把握皇帝会认下这一版的宝钞,并能得到皇帝的夸奖了,却被胡惟庸这个丞相给摘了桃子!!! 真憋屈! 胡惟庸这狗东西真不要脸! 但……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 谁让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宝钞都提举司的提举,对方却是丞相,位高权重呢?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这都不知道高了多少级了。 而且,事情真的闹将起来,对他也真没好处。 反倒不如忍气吞声,如此胡惟庸事后还能给些补偿,不至于什么都捞不到…… 中书省内的一些官员,见到这位赵提举离开之后,大多都面有异色。 自然不是因为,他们丞相方才做出来的那举动,而是宝钞这个事情本身。 自从去年皇帝组建宝钞都提举司,准备制作并发行宝钞后,许多当官的心里就压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他们的俸禄本身就不高,依照当今皇帝的性子,宝钞弄出来后,肯定会用宝钞给他们发俸禄。 这东西,经历过元朝的都知道,别提有多坑。 这等于说,他们那本就不高的俸禄,将会变得更少。 此时,既然胡相亲自拿着宝钞前去见皇帝了,那说明这次的宝钞做的很不错,只怕会被皇帝通过。 接下来就会大举印发宝钞。 这在头顶悬挂了许久的剑,终于要斩下来了,他们没有长松一口气的感觉,有的只是满心沉重。 …… 户部之内,户部尚书刘歆面露讥诮。 朱元璋这家伙,只顾眼前利益,竟然敢动用宝钞这东西。 他这是嫌大明的国祚太长了! 朱元璋就是虚伪,之前口口声声说什么百姓万岁,说要对百姓好,说痛恨贪官污吏,都是糊弄鬼的。 嘴上说的有多好,接下来用宝钞这东西,割起百姓就会有多狠! 他的这种掠夺,可比官员们的贪腐厉害多了。 不过,如此也好。 这样的话,他们在伸手捞取好处的时候,将会更加心安理得。 你当皇帝的,都干出这等事情来了,那自己等人稍微动用手段,补贴一下家用,也没有什么不好吧? 最好是朱重八这个啥也不懂,却偏偏防他们这些官员,如同防贼一样的要饭花子,赶紧把大明给折腾死。 让北面的大元重新回来坐天下。 元主坐江山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他们才是真正的官。 要什么有什么。 每日只需随便应付一下政务就行。 哪像朱元璋这狗东西,根本不把当官的当官看,一点当官的体面和特权都不给。 还一年到头只有三天假,天天把人当成骡子使。 在元朝做官,十年处理的政务,都没有现在一年处理的多! …… “上位,宝钞都提举司那里,做出来了新宝钞,臣觉得这次挺不错,就亲自送来请上位您过目。” 武英殿内,胡惟庸面带喜色的,望着朱元璋说道。 说着,就将手中拿着的宝钞,交给了王公公,由王公公转呈给皇帝。 朱元璋伸手接过,目光落到最大的那张宝钞上。 只见最上面印着‘大明通行宝钞’六字,中部顶端,印着‘一贯’的钞额,其下则有着十串铜钱的图案。 两侧则分别篆书‘大明宝钞’‘天下通行’。 下端则有注文,为: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洪武八年二月十四。 宝钞纸张为上好的桑皮纸,拿在手中分外舒服,整体很精美。 而朱元璋也知道,这正是上辈子时,自己发行的第一版宝钞。 上辈子,自己见到这一版的宝钞时,心情别提有多好。 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都舍不得放下来。 还对宝钞都提举司那里的人,以及拿着宝钞给自己看的胡惟庸进行了奖赏。 而后就让宝钞都提举司那里,加足马力制造宝钞。 自己这里则颁布钞法。 并在一个月后,开始在大明发第一轮的宝钞。 当时自己的心情多好啊! 宝钞一发,大明严重钱荒的问题,一下子就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官府手里有了钱,很多事情都能做了。 民间有了钱,加速了商品的流通,百业开始兴盛。 整个大明,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好起来。 但是,却也有一个大坑,随着宝钞出现。 对于发行宝钞带来的危害,自己那个时候,也并非一无所知。 毕竟有着元朝的前车之鉴。 但一来国家闹钱荒,二来则是自己对于宝钞想的太简单,也太过于自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