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大爷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看着地里的二柱子叹口气:“这孩子从小就实诚。以前他爹教他量地时就说,做人跟量地一样,一步是一步,不能走歪。” 苏瑶点头,目光又落回二柱子身上。他已经量到地块另一头,正弯腰算数:“一共六百八十七步,一步两尺就是一千三百七十四尺,换算成亩是三亩零五分!” 二柱子喊完,光着脚往田埂上跑,脚底板沾着厚黄泥,跑到苏瑶面前喘着气说:“苏同志,算好了,三亩零五分,一点不差!” 老周也走过来,把软尺揣进兜里:“我核对了好几段,都准得很,就按柱子算的来。” 王大爷看看苏瑶又看看二柱子,笑着说:“行,就三亩零五分!苏同志,这地你尽管用,要帮忙跟我说一声。” 苏瑶接过二柱子递来的备案表,在亩数栏写“三亩零五分”,递给王大爷签字。王大爷手有点抖,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 二柱子蹲在田埂上穿鞋,把鞋跟往石头上磕着想按回去,试了好几次都不行。 苏瑶看着他笑:“柱子,明天去供销社,就说我让你拿双胶鞋,专门量地用。” 二柱子猛地抬头,眼睛亮起来:“真的?苏同志,太谢谢您了!” 老周在旁边打趣:“你小子,有了新鞋以后量地更得准,别给苏同志丢脸!” 二柱子用力点头,把破鞋往肩上一搭,扛起木耙子往村里走,嘴里哼着小调,脚步比来时轻快。 苏瑶看着他的背影,又低头看手里的备案表,心里踏实;有这样实在的村民帮忙,这片新地肯定能种出像样的东西。 刚收起备案表,就听见田埂那头有人喊。苏瑶抬头一看,是公社的小李骑着自行车过来,车后座绑着个布包。 小李停下车擦了把汗:“苏同志,张教授让我送这个来,是土壤检测的新数据。” 苏瑶赶紧接过来,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字。 她扫了一眼心里一喜;之前改良的土壤,酸碱度又降了点,更适合张教授带来的新品种了。 老周凑过来看:“咋样?数据还行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