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代枭雄、叶卡捷琳娜二世突然中风了~ 已是高龄的她终究没能扛得住连续丧失国土的精神打击,倒下了,整个人躺在宝蓝色天鹅绒床榻上,嘴角流涎,无法动弹。 在众多贵族的见证下,她含胡不清的发布了最后一道旨意。 “保罗,可登基。” 拿到诏书的保罗嘴角上翘,兴奋之情难以克制,转身就潇洒地离开了这间过气的寝殿。 一连串的放肆大笑响彻走廊。 他用欢笑告诉世人,他对母亲的仇恨之深~ 听着那响彻云霄的笑声,叶卡捷琳娜二世闭上眼睛,大颗的泪珠从眼角滴落。 即使到了这一刻,她也并不后悔。如果早早的让保罗掌握大权,怕是自己中风的节点要提前 10年。 …… 5日后~ 叶卡捷琳娜走完了她浓墨重彩的一生。 她的亲孙子,也就是保罗的亲儿子,少年亚历山大为其隆重操办了葬礼。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客观的讲,论功绩,武则天只配给叶卡提鞋。 保罗继任沙皇后,第一件事就是打破母亲数十年如一日的扩张策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枢密院的信使来到了第聂伯罗彼得洛夫斯科城。 媾和~ 李郁没有出面。 陆军大臣林淮生和圣彼得堡来使密谈半天,但没有达成关键共识。 …… 李郁的底线是: 战后,自己可以归还鄂毕河以西所有土地,但圣彼得堡需要支付赎金 2000万两黄金。 此外,罗刹需公开表态退出《阿姆斯特丹条约》,并出兵 30万参与对欧战争。 圣彼得堡来使的态度是: 我们只认输~ 失地要索回、赔款没有、出兵不可能。 但是,罗刹可以保证立场中立,不会参与接下来的战争。 …… 罗刹一如既往的傲慢,死硬。 李郁并不意外,只是令来使转告保罗一个故事——火中取栗。 寓意很清晰: 罗刹就是那只火中取栗的猴子,后面有一群人幸灾乐祸呢。 谈判暂时陷入僵局。 战争再次来临。 沿伏尔加河上溯进攻的仆从军遭遇了罗刹军队最顽强的抵抗,若不是蒸汽战舰压轴,仆从军早就败了。 装备了后膛架退炮的蒸汽战舰在水战中拥有碾压优势,轻松击沉罗刹战舰 60余艘,己方仅沉 2艘。 …… 乌里扬诺夫斯克。 一场大战刚刚落下帷幕,目视所及,战场宛如地狱。 战损是 15000比 70000。 在普通黑火药开花弹的反复轰击下,守旧的罗刹线列步兵阵遭到了降维打击,尸体绵延十几里~ 但是,这一路仆从军也暂时失去了进攻的能力以及锐气。 太惨了。 这些扶桑人、高丽人怎么也想不到战争居然已发展到了这种程度。 西清仆从军倒是淡定,甚至有些窃喜,为认准了新主子而窃喜。 在仆从军当中,链条是:蒙古人>西清>扶桑>高丽>西伯利亚部族。 李郁亲自拟定的~ …… 15日后, 蒸汽战舰带来了最新指示。 “上皇有令,尔等作战有功,犒赏酒肉、犒赏金银,可后撤至伏尔加河以东,休整半年。” 新的仆从军换防,接手了进攻任务。 活下来的 6000多仆从军乘船渡过伏尔加河,自行去东岸战场度假。 罗刹重兵都在西岸。 东岸属于薄弱区。 仆从军手里有枪,看中了什么可自己动手。 …… 吴军的进攻节奏不紧不慢,很坚定。 这让包括罗刹在内的所有欧洲军队都很诧异,诧异之后,就是惊恐。 欧陆没有孙子兵法,但他们也有丰富的战争理论,原先制定的“积极防御战,把吴军拖崩”的战略陷入了尴尬。 各国的贵族军官们在维也纳开会。 大部分人都建议推翻积极防御战,进攻!进攻!再进攻! 一名容克贵族激动的说: “如果这场战争拖个十年八年,吴军必胜。因为他们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和高度的组织力。” “他们神奇的实现了就地后勤!” “再这样拖下去,我们糟糕的经济熬不住,柏林会爆发革命,维也纳、伦敦也一样。” …… 整个欧洲的王室都陷入了抉择困难。 就好比一位居住在城堡里的绅士。 堡外山里有只虎,虽然看不见,但能听见虎吼。 堡内后院有头独狼,叫嚣着要吃贵族的肉。 外面还有头不服输的狐狸,虽然被打的奄奄一息,它还是不服,而且试图联系老虎。 第(1/3)页